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某乡镇群体性事件谈起

事件起因:

有媒体报道,某乡镇一村民非正常死亡,由于相关部门信息不畅,决策不当,处臵不及时,导致事态升级,酿成群

众冲击镇政府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推进的今天,发生这样的事件,的确令人遗憾和深思。从这件事情中,我们都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注重化解风险,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审计职能分析:

对审计局来说,特殊的职能决定了在排查安全隐患时,应具备特殊的方式方法和工作策略。审计局主要负责地方政府各部门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工作。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环节。《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法规赋予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权限比较广泛,主要包括要求报送资料权、检查权、调查取证权、行政强制措施权、提请协助权、移送权、处理处罚权、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权。可见,审计工作到位了,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为政府部门提供分析和判断的证据材料,从而防止发生严重的违规违纪事件。

事件原因分析:

身为基层审计局,我们从自身职能出发,就本次事件的发生进行了分析和反思,我们认为,造成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力的协调和沟通。村民的非正常死亡是一个矛盾源,如果处理得当的话,只要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是不会发生群体事件的。我们看到,处理群体事件,需要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在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才能缓解群众的情绪,给群众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从而寻求最佳的处理和解决途径,让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本次事件的教训之一,就在于部门和部门之间沟通不及时,对可以预见的风险与矛盾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最终发生了难以挽回的后果。

信息反馈不及时。本次群体事件,由于没有获得足够的事件信息,因此在处理和解决时,相关部门没有足够的分析材料,对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不够,认识不清,在制定处理决策时,也就难以奏效。

缺乏有效有力的应急预案。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从本次事件的发生看,存在着处理不当,拖延甚至推诿的情况,这都与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有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顾此失彼,忙乱不堪,最终发生群体性事件,也就不是偶然现象了。

当然,事件发生的原因还有很多的因素,存在着很多的变数,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从这次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我们如何做:

从审计局的职能分析,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一是要防患未然,扎实做好预案编制工作。完善的应急预案可以做到未雨绸缪,确保在出现问题是,能快速反映,及时化解风险因素。在编制安全预案时,要对实际进行调研和分析,充分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论证分析,确保确定最合适的处理方案。为了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要开展安全演练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快速反映的能力;

二是要敢于担当,提高责任意识。对每一位审计工作人员来说,都要不断提高社会意识,弘扬社会责任,自觉维护社会发展的和谐大局。因此,审计局要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教育,让广大审计人员从自我需求出发,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主动担当,敢于负责,不会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同时,要组织广大审计人员热心公益事业,参加社会志愿活动,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树立起阳光心态,驱走对社会的不满和负能量,从而降低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率。


(未完,全文共19112字,当前显示14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