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安居工程与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郑洲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

摘要:西藏,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新农村建设也就显得十分“特殊”.在这种现实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必须正确分析当前西藏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重大而墓本”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找到西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从目前西藏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着力解决好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的收人便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即实现广大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居工程便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人点.关键词:西藏、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

中圈分类号:d633

文做标志码:a

文章幼号:1004-4922(2007)05-0056-07收稿日期:2007-06-2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2006)dxm171),作者简介:郑洲(1977-).男,四川省南部县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经济学研究.

西藏,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仍比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还比较弱,因此,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别于内地其他省区,在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地位也就显得十分“特殊”。在这种现实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必须正确分析当前西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重大而基本”的矛盾与问题,找到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人点。从目前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来看,着力解决好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的收人便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即实现广大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居工程便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人点。然而,学界对此鲜有论述。本文拟从安居工程建设的角度研究西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一、西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现状:新农村建设

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西藏农牧民人口基数大,居住条件差。西藏现有人口270余万(据统计,2006年底西藏总人口将突破280万),农牧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即西藏农牧民总人口数约为220万人,农牧民总户数约为40多万户。其中,大部分农牧民的住房还比较简陋,严重地威胁农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十五”期间,西藏40多万农户中有近10万户改建或新建了房屋,但还有22万农户的住房需要新建或改造。就西藏农牧民人口构成情况来看,纯牧民人口仍占较大比重,西藏现有牧民总户数为15万户、总人数为86万人,在藏北、藏西北和藏东北等60个牧区县,仍有部分牧民处于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生产生活状态,大都以帐篷为家,人畜共饮、共居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西藏自治区完成游牧民定居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未完,全文共25121字,当前显示11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