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探讨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人民银行自成立内审部门以来所开展的各项审计,已经延用了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以合规性审计为主,风险导向性审计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操作程序。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实行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人民银行的指导思想,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将审计方法由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以加强和改善组织风险管理为目标的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审计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金融风险的存在,要求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用在人民银行审计工作中

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逐步加深,金融风险也不断加剧和分散,如何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和管理决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传统的审计理论与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式发展需要。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必须适应金融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深入分析判断不同层面和业务领域风险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并使内部审计能够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果、建议,直接影响人民银行管理政策的制定,确保人民银行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力求从源头上忧咳嗣褚械姆缦展芾怼。spanlang=en-usstyle="color:red">

(二)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是完善人民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需要

在人民银行现行管理模式中,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并使之有效运行,则需要内审部门通过对风险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审计评价,来改善风险管理机制及运行中不完善部分,促进各职能部门更好履行职能,实现人民银行的各项目标。近期出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指出:“内部控制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支行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具体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对相关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应对的机制和动态过程”。因此,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是完善人民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需要。

(三)央行个案危害的具大性,使风险导向审计在审计实务中越来越重要

人民银行担负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经理国库和联行资金清算等到职责。每个职责领域发生了舞弊案件,都会给国家造成了具大损失,如2001年人民银行建湖县支行沈建等人挪用联行资金6350万元案、2002年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陈志清贪污国库款1549万余元等。这些案件的发生,反映了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着重大缺陷,要求内审部门关口前移,从以合规审计为主到以风险评估和控制为主,加强风险评估程序,及时发现控制弱点和舞弊苗头,实施风险控制。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中应用的设想

(一)以《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和风险预警制度等为指导,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建立人民银行审计操作程序


(未完,全文共27853字,当前显示13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