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谈村务公开制度

1.村干部对村务公开工作的错误思想倾向

一是“长官意识”。认为村务就是“官”管、“长”管,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村务公开抓与不抓没有实质性意义,置群众的民主权利于不顾;二是“畏难思想”。认为村务公开是自找麻烦,害怕办事会受群众约束会失权失利,或是害怕“家丑”外扬,引发村民上访;三是“应付心理”。认为村务公开就是为了迎接考核,上级推一下才会动一下,对群众提出的疑问和要求不予理会,更懒得加以说明和解释;四是“钻空子”念头。一些不负责任的村干部上任的动机就是想严捞一把”,瞅准了村务公开的“空子”,怀着侥幸心理想得到点油水。

2.村务公开制度建设不完善

村庄在村务公开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尚未形成体系,对公开方式、公开时间、公开内容等方面并没有详实、统一的规定,或者建立了村务公开工作有制度但落实不得力,使得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建立村务公开的配套制度与机制,如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公开后没能够及时听取群众意见,该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极易激化矛盾,导致群众上访事件。

3.群众监督不到位

村务公开的群众监督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简单说来即“三不”现象――群众“不会、不愿、不敢”监督:大多数的村民对村务公开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提不出什么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因而不会监督;即使有部分思想较为开放、素质较高的村民提出了意见建议,但由于长期得不到反馈答复,因而失去了监督的积极性;有的更是顾及提出意见会遭人排挤或者遭到打击报复,因而不敢监督。

4.村务运作与财务管理不规范

村务运作与财务管理的不规范体现在日常村务工作的欠缺,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工作中记录不详实,资料管理不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导致账目混乱,工作缺乏规律性和延续性,碰到上级来检查时就乱了分寸,临时抱佛脚,要么干脆弄虚作假,随便公开公布几个假数字来蒙混过关,以躲避责罚。

5.群众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如今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转移,村庄里的中青年基本外出打工,一般无暇顾及村务公开事宜;留守在家的多半是老人、家庭主妇和儿童,他们对村情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还有的群众认为如今农民享受的国家对粮食、田亩的补贴政策透明度高,可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认为村务公开成了多此一举。由此可见,目前农村的大部分群众对于自己的权利并不了解,更不懂的怎样去行使,主体意识的欠缺使得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的推行工作失去了群众基础与社会认同。

三、改善村庄村务公开工作的建议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提高认识、细化分工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实施村务公开工作的村庄考核一票否决,乡镇各部门要强化考核监督,切实履行好指导、督促村务公开工作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强化村干部服务意识,在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上下功夫一是要教育村干部们进一步明确村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密切干群关系、为村庄工作争取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真正做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二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督促广大村干部增强责任感和廉洁自律意识。推广阳光权力,将村干部的目标职责及办事程序、内容和结果逐一公之于众,让群众对村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了解,这样村民评议村干部时就有了依据,有效地防止村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未完,全文共11447字,当前显示14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