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1.目前我国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

虽然现在政府也提出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的概念,我们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上,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的信息化需要来自多方面力量的推进。政府作为国家组成及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责无旁贷而又无可替代的作用。

2、我国电子政务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资源难以共享

电子政务良性发展,必须要搞好战略规划,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了一些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重大项目均以单个部门牵头建设,而且协调机制不畅,认为造成当前我国电子政务严重的“烟囱”现象,使得跨部门应用的推进困难重重,导致我国信息化难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网络资源标准规范不统一,资源整合度差,也难以资源共享。

3.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未不健全

我国电子政务起步较晚,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还只处于初步阶段,各级各部门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大不相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够强,多数部门的安全应急队伍还在建设中,还没有统一的安全管理机制,整体防御能力不高,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缺乏。而且我国在电子政务的立法方面也严重滞后,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4、缺乏电子政务专门人才,机构职能有待强化

目前我国专业的电子政务方面的人才缺乏,计算机整体水平偏低。目前普片缺乏电子政务方面的人才,尤其是缺少懂信息技术和行政管理的人才。由于待遇不高,吸引力有限,人才存量不够,流失严重,远不能满足各部门对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方面的人才需求。

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尤其是在县区,无专职的信息化管理部门,没有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有些部门甚至没有专职的信息人员,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困难。很多地方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对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单已建网站和网路铺设上。这些落后的意识和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政务的进程与应用。

近期内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对电子政务的宣传,突破认识的误区。统一规划电子政务,加强领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

2.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提高资源的共享性。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形成资源公开、资源共享的好局面。

3、.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4.健全和完善政府专网,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加快政府网站的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网络系统建设,健全和完善政府网站。。


(未完,全文共20648字,当前显示14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