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远景设计院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如何着力

着力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阶段,发展特色产业扶贫被列为“五个一批”脱贫途径之首。新近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等重点工程,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那么,乡村旅游扶贫如何着力呢。近日,带着疑问记者深入县乡村一探究竟。

时近清明,大别山里百花绽放。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北蕲春县蕲州镇龙泉庵村游人如织。这个曾经因贫困而知名的小山村,近年来发展花木4500亩,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春季休闲旅游胜地。

卖点如何发掘

龙泉庵村发展乡村旅游,靠的是龙泉花海。这里种植樱花、紫薇、桂花、红枫、红梅。每逢春季,花团锦簇,漫山遍野,香气馥郁,让人流连忘返,如梦如醉。23岁的村民潘杰,以前远赴杭州做缝纫工,月收入4000元,扣除生活费用,所剩无几。如今他在家门口卖矿泉水,一天能净挣100多元。

龙泉庵村有花海,多数贫困乡村则没有。对贫困乡村而言,能不能发掘到卖点,事关乡村旅游的成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认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卖点在原生态。

湖北浠水县兰溪镇三泉村村民陈实,就见识过原生态的惊人魅力。他几年前返乡流转了邻近4个行政村2300亩农田,原本计划连片种植绿色有机油菜,不想当年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却引来了无数远近游客。陈实受到很大启发,他决定大力发展油菜花观光旅游,如今他已建起能住下200多人的酒店,带动了上千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同属大别山区的河南新县周河乡西河村没有花,但有老房子。由于地处大别山深处,西河村交通不便,世代受穷,全村有115户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高达32.97%。幸运的是,由于山高路难、信息闭塞,西河村仍基本保持着数百年前的传统古村落的原貌。73岁的李成秀老婆婆和老伴在土砖老祖屋里住了一辈子。如今,这些带着天井、阁楼、飞檐的老屋,被整修一新,改造成家庭休闲旅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一座农家小院,可住十三四个人,单

人每天收费90元,整包每天收费1000元。李成秀老两口负责村里两处公厕日常卫生,每年能领工资2.4万元。

“乡村旅游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途径主要有五种。一是贫困户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如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旅馆;二是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参与接待服务;三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出售自家的农副土特产品,不仅提高了销售量,还可提高销售价格;四是通过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取租金;五是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说。2010年至2014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全国有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以上。

游客怎么留住

“我国70%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有300多个县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县或禁止开发县,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良好;在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至少有50%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贫困乡村发展旅游潜力很大,不利因素是基础薄弱,人气需要精心培育。”刘永富说。

油菜花盛开之际,浠水县兰溪第二届油菜花节也开幕了。当地事先通过网络媒体广为宣传,组织油菜花海山地自行车观光赛、徒步寻宝和有奖征文比赛活动,以聚集人气。活动当天吸引了上千名远在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等周边县市的游客及摄影爱好者前来踏青采风。人们在油菜花海中拍照、聚餐,好不惬意。


(未完,全文共32746字,当前显示13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