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项制度”: 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庆探索[推荐]

第一篇:“三项制度”: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庆探索[推荐]“三项制度”: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

重庆探索

相比30年前,时下的农村正经历重大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与农村相关的人口、土地、农业、教育、感情等都出现了诸多变化。随之改变的还有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路越修越好,干部下基层却越来越少;电话越来越多,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干部脱离群众倾向日益突出,严重威胁我党执政基础。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将社会管理创新提上日程。在此背景下,从2008年开始,重庆率先探索建立“书记接访、成员走访、办理答复”三项制度,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基层干部的刚性职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随着探索步入“深水区”,2009年,重庆在全市机关干部中普遍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党性作风实践锻炼;2010年,全面开展“三项治理”工作,以期从制度层面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三项制度”、“三进三同”、“三项治理”,看似举措各有不同,但落脚点是一致的。市委党校有关专家认为,“三个三”层层递进,意在根治干部脱离群众的病症,加强干部党性作风建设。“三项制度”推动基层党建“落地生根”

家住南岸区上新街马鞍山片区的市民尝到了“三项制度”的甜头。得益于社区书记现场办公,该片区曾经遍布垃圾的社区公共活动场所,从今年开始变得干净整洁,许多社区居民都在这里休憩、打球。“过去遇到这种问题,不知道该找谁解决。”不少市民这样抱怨。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基层生产组织由高度集中向多元分散转化,做好群众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市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正是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出现裂痕,特别是一些地方少数基层干部粗暴的工作态度、简单的工作方法和存在的腐败现象,降低了在群众中的威信,以致群众信远不信近、信高层不信基层、找大官不找小官。

2008年以来,重庆实施以“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每户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为内容的“三项制度”,被寄予了突破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隔阂、重新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的厚望。

“建立书记接待制度,就是为了畅通渠道听民声。”市委组织部相关人士说。与之相配套,党组织班子成员一家一户访民情,在“蹲点守摊”之余,主动出击,化解部分困难群众的思想疙瘩和怨气,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而建立答复反馈机制,则与前两者互为前提,如果“有求不应”,群众就会对党组织失去信赖。

“三项制度”看似简单,却是对基层干部理念的剧烈碰撞、工作方式的根本变革。市社科院专家认为,“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基层干部的刚性职责,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落地生根’,也破解了基层干部考核难题。”“三项制度”实施后,从过去的“干部动嘴、群众跑腿”转变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使基层党组织赢得了群众,提高了威信。市委书记薄熙来认为,此举看起来是个“笨办法”,其实是“真功夫”。为推动落实,市委全会先后两次作出决定,把落实“三项制度”作为全市“十大民生大事”之一,强力推行。

目前,我市已在8605个村、2308个社区党组织建立落实“三项制度”。三年来,全市共接待群众476.6万人次,走访群众4622万户次,覆盖97.8%的城乡居民户;撰写民情日志4168页,建立民情档案21.6万册;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366.4万件,帮助解决308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6.5%。

30万∶430万“三进三同”“结穷亲”的撬动效应


(未完,全文共27483字,当前显示14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