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的政策、理论及实践研究

【摘要】

本文在梳理社会组织发展的历程中发现,社会组织对我国扶贫脱贫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接着研究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依据与理论基zk,进一步肯定了社会组织参与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让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读者把握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的作用与意义,更重要地在于希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组织;扶贫脱贫;政策;理论;建议

一、研究背景

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工作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到十八大前、十八大初至今这三个阶段。首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由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以及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组织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收到的成效甚微。再加上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数量上很少,所以其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比较小。到了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解除各种约束社会经济发展的枷锁,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数量每年不断地攀升,社会组织在扶贫投入的资金上也不断地上升,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贫困地区与贫困户,收到的成效很多。就投入资金来说相关资料显示,1986-2000年间,全社会投入扶贫资金总计为2310.4亿元,其中社会组织总投入567亿元。十八大后,由于习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惦记以及多次亲身调研考察贫困地区与慰问贫困户,从而提出要大力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贫困问题,要激发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脱贫工作中来。这一时期,由于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与引导,社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不仅在数量与资金投入上大大增加,而且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在于扶贫工作已由“政府主导”向“社会组织主导,政府引导”转型,这种转型非常有利于社会组织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力量,并使其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下,深入到扶贫、脱贫工作中。

二、政策依据与理论基础

(一)政策依据

近年,关于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相关中央政策层出不穷。如201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2011-2020年农村扶贫工作的纲要,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扶贫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社会帮扶,共同致富,肯定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的作用。2014年2月,在国办印发的扶贫工作意见中,阐明了要建立有利于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制度。同年5月,在创新扶贫社会参与机制一方案中,明确了扶贫工作的大格局。此外,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强调社会力量在扶贫中的作用,并在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意见中,强调了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虽然潜力巨大,但同时,也点出了在参与扶贫工作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到了2015年12月,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决定中,提出要建立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脱贫的机制,从而为实现长久的脱贫提供动力。次年12月,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中,具体地明确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资源配置等一系列工作。近期,于2017年12月5日发布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一文,更加坚定地阐述了参与脱贫攻坚是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及全国性和省级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指出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重点领域等,点出了社会组织在参与扶贫工作中的诸多关键方面。

总体而言,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攻坚的工作是具有强有力的政策依据。

(二)理论基础

1.市场失灵


(未完,全文共14043字,当前显示14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