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具有五个显著特征。一是发生的突发性或者不可预测性,事件的发生不能或者难以预料;二是发展的不确定性,难以判定事态的发展态势,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灾难;三是紧迫性或危险性,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或者国家、社会带来损害或者损害威胁;四是影响的社会性,可能或者已经对社会造成威胁。有别于个体行为造成的损害;五是处置的非程序性。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我们把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类。

二、为什么要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一)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是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三、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信息

突发事件信息,就是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四类事件相关的文字、数据、图像、影像等信息。

可分为。四个级别突发事件信息;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涉及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敏感人员的事件信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预警预测信息;社会各界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置的反应情况。

(二)重要意义

1.是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得到快速有效处置的前提

2.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科学决策的基础

(三)我市关于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相关规定。广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四)当前我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问题

迟报、漏报信息时有发生;信息要素缺失和失真;对一些社会热点、敏感问题信息报告不及时。

2.原因

对信息报告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信息报告的主动性;没有建立起信息报告责任追击制度。

(五)信息报告的内容和方式

1.达到突发事件标准的信息以及预测预警的信息

2.敏感信息。事件本身比较敏感的突发事件,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较大以上的突发事件信息。

3.突发事件涉及或影响到本市行政区域外其他地区的,

应尽快报告市政府,由市政府通报相关地区市政府,必要时报请省政府通报。

4.突发事件涉及港澳台侨、外籍人员,或者影响到境外,需要向有关国家、地区、国际机构通报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一般情况下,通过书面形式报告。紧急情况下,可先通过电话口头报告,再书面报告。涉密信息的报送遵守相关规定。

(六)信息报告的基本要素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内容要简明、准确,应包括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对突发事件及处置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

(七)信息报告责任主体

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是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突发事件主管部门有责任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跨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汇总、报告相关信息。

(八)信息报告时限要求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区(县级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立即上报有关情况:特别重大、重大


(未完,全文共17489字,当前显示14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