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增强社会保险档案意识 维护参保人员权益

第一篇:增强社会保险档案意识维护参保人员权益增强社会保险档案意识维护参保人员权益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群众的社会保险意识不断提高,而由于国有企业重组、兼并和倒闭,职工下岗等中断劳动关系、中断缴费情况大量出现,断保多年要求续保的参保人员越来越多。由于社会保险历史档案管理的不完善,一些参保人员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争议。因此,如何记录、保存每一位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险档案显得尤为重要,其基础性地位和服务性功能也日益凸显。这就迫切地需要全社会增强社会保险档案意识,从而维护参保人员的权益。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受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保险档案缺失情况严重。我国最早实行养老保险是在1922年,以辽宁省地方企业为试点,行业保险和全国养老保险是从1995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由于社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其档案管理制度更是欠缺,许多社会保险资料没有及时归档,造成了社会保险业务管理上的不规范。随着社会保险业务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对社会保险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改善,但仍有一些参保人员的参保、缴费信息严重缺失,损害了参保人的利益。

(二)历史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不统一,查询困难。社会保险档案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社会保险经办部门都可能存有社会保险档案资料,且管理办法各异,形成了多头管理的

局面。加之各部门之间资讯沟通不畅,没有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险档案资讯部门能够查询到一个人的全部社会保险档案信息。这给参保人在档案信息的利用上造成了不便,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三)管理手段落后,服务水平低。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险业务量的逐步加大,有的社会保险机构实施了档案的微机化管理,但由于软件、硬件、人员三者没有实现有机结合,有的缺乏相应软件,有的缺乏专业的设备,有的缺乏专业的人员,因而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有些社会保险机构仍然延用过去手工操作的陈旧管理模式,效率十分低下,查找资料费时费力,搞数据统计更为艰难,直接影响了工作的进展。

(四)农村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缺失。受二元经济结构制度、资金供给不足和制度缺失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农村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也明显滞后,再加上县区行政管理机关对农村社会保险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农村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性,损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增强社会保险档案意识

(一)广泛宣传,提高和改善社会保险档案意识

目前,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社会保险档案的重要性,但某些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对其社会保险档案资料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渠道,广泛宣传社会保险档案的重要性,使广大群众切实认识到其存在的广泛性、需求的迫切性和管理的自觉性,提高全民的社会保险档案

意识,使人们在档案利用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档案对自己的价值,增强档案的需求意识,从而提高和改善全民的社会保险档案意识。

(二)组织保障,增强领导干部的社会保险档案责任意识。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对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支持,提高对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设备和人力投入,切实解决社会保险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员匮乏、资金短缺、设备落后、库房紧张等现实问题,努力推动档案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积极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培训,为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


(未完,全文共10549字,当前显示144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