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群众性事件应急处置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特别在经济比较发达、民主程度较高一些地方还相当突出。各地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群众利益出发,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的处臵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也有不少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如何提高处臵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公共危机,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第二小组根据党校培训计划安排,于3月29日至4月1日,先后赴丽水、温州等市,对群体性事件应急处臵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走访了解有关部门,现将这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与原因

从对两市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情况看,主要特点是:

1、涉及领域多。群体性事件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各个利益群体,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民事、社会方面的,还有公共安全等等。经过近几年的重视努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数虽有所下降,但情况越来越复杂,处臵任务艰巨。某市去年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8件,涉及到非法集资、征地拆迁等多个方面。

2、可预见性较强。除了少数偶然的、突发的难以预料的外,群体性事件一般是可以预见的,从其演变过程可以或多或少暴露出一些事件的苗头,是可以捕捉得到信息的,也是可以在其萌芽阶段予以化解的。

3、影响面大。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其社会性、区域性影响很大,引起社会轰动,甚至扰乱正常秩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比较大。

4、处臵较难。群体性事件涉及到的问题一般都是棘手的难题,情况比较复杂,而且一般都是有组织的,它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机,如涉军群体性事件,是历史遗留问题,应急处臵和矛盾化解很难。又如不少聚众集体上访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花样多,有的甚至利用老弱病残、妇女、同乡等特殊群体,用静坐、围攻等手段,给处臵带来一定的难度。

对两市发生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大背景看,发展阶段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比较突出。现阶段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我省已突破2000美元,正迈向3000美元大关,经济快速增长,结构体臸改革却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一致,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不和谐、不稳定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据一些经济学家研究表明,收入分配不公是近年来民众最为关注和不满的问题之一,我国在1996年至2007年十年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下降了10.93个百分点。另据某市开展民众2008年生活满意度和2009年生活期盼调查,2008年民众对生活总体满意度达到82.5%,比上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2008年生活中最不满意的排名是:第一位是经济收入减少(占33.5%),第二位是安全感下降(占22.7%),第三位是工作压力增大(占11.0%)。2008年法治建设18项调查中反腐倡廉、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打官司难、村委会民主选举分别列第

11、

12、

14、

15、17位

2、从微观上看,具体问题直接导致群体性事件。当前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经常发生,已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因素。如劳资纠纷问题,因受金融危机冲击,企业突然倒闭,企业主外逃,工人工资无着落、债权人利益受侵害等爆发集体冲突。有些医疗事故、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农村干部贪污腐败侵害群众利益等引起集体上访、聚众闹事,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


(未完,全文共30744字,当前显示14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