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草原生态方案11、7号

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

(修改稿)

为贯彻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切实加强我县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农业部、财政部《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指导意见》、《甘肃省贯彻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推进草原保护建设实施意见》、《甘肃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定西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基本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正确处理人、畜、草的关系和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既要保护好草原生态,又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构建草原增绿、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局面,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通过落实补奖政策,进一步巩固草原保护建设成果,推动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落实草原禁牧,遏制草原退化趋势,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调整牧草种植结构,扩大优良牧草种植基地建设,为减轻草场压力、发展草业提供物质基础;改良畜牧品种,开展舍饲养殖和异地育肥,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做到“封山禁牧、舍饲养殖、畜牧发展、农民增收”。

二、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基本草原划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将全县境内重要放牧场;割草地;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一次性划为基本草原。需要说明的是,这次国家补奖政策认定的我省草原面积是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草原资源普查确定的草原区域范围为基准的2.41亿亩可利用草原面积。由于一部分荒漠草原植被稀疏,产草量低,长期没有放牧利用,被认为是未利用地,当时没有划入草原范围,造成有些地方这次划定的基本草原面积可能大于补奖政策实施面积。超出的面积只要是根据国家标准认定为草原的,都将法定为基本草原,由政府公示认可。这部分面积虽然这次不享受国家补奖政策,但要为今后国家逐步完善的草原保护建设政策打下基础,创造条件。按照以上原则,将全县草原总面积的80%要划定为基本草原,作为落实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前期基础。全县共划定基本草原105.9万亩,其中天然草原62.86万亩,人工草地43.04万亩。

(二)草原承包。对全县57.81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原进行承包,按照文件要求,结合我县户均草原面积大都低于150亩的实际,这次承包大部分村民小组可实行联户承包(5—10户)。即按承包到户、联户经营的要求,把草原面积划包到户,以社或自然村为单位,与联户代表签订承包合同,合同中明确联户成员的权益、管护方式和责任;

(三)实施禁牧补助。根据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规定,

对全县57.81万亩承包到户的禁牧草地,用中央财政下达的禁牧补助资金对实施禁牧的农户给予补助。5年为一个禁牧补助周期,禁牧期满后,根据草场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继续实施禁牧或者转入草畜平衡管理。按照省上核定,我县57.81万亩的草地全属黄土高原区,禁牧补助标准为2.95元/亩。对落实禁牧措施、实行禁牧管护的农户,在核实造册、张榜公示的基础上,将禁牧补助资金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直接发放到户。


(未完,全文共20225字,当前显示14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