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政府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精神,形成隐患排查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继续保持中心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特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一)隐患排查治理分级制度

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分为

三、

二、一级)。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较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别严重,需全部停产停业整治,且整改难度很大的事故隐患。

(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各直属单位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逐级建立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责任。一般事故隐患由各单位自行组织整改。

政府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主体,体管中心依法实施综合监管,中心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依法实施监管。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各单位自行整改到位,办公室负责督查抽查;二级和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按规定上报,由省、市安委会办公室和有关职能部门监督整改。

(三)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各直属单位应定期组织本单位有关人员开展隐患排查。人员密集场所、体育场馆、特种设施设备、消防设施等危险性较大场所和部位每周确定一个重点实施排查。

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每月确定一个重点并组织排查。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针对一个重点进行督查和抽查。

各单位应有针对性地对重要领域、重点行业和隐患排查“零申报”单位进行巡查、抽查和互查,检查要做好记录,及时归档。

(四)隐患定期分析制度各直属单位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重点是体育场馆、人员密集场所、消控中心、枪弹库、运动员宿舍、交通运输车辆、大型活动应急预案;每月召开一次事故隐患分析排查会议,部署整改

体管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单位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一次以上,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例会,发现重大隐患及时召开会议,落实整改。

春节、元旦等重大节假日前,在各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体管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直属单位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普查或抽查。对各单位查出的一般性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对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必须上报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制定整改计划,落实专人负责,根据整改计划完成整改工作。整改计划实施情况及时向体管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各单位对所有排查出事故隐患都要做好记载,一患一档;整改后,资料归档。体管中心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对隐患整改项目,实施跟踪监督,登记建档,督促限期整改。

对群众举报的各类事故隐患,登记建档,督查隐患类别,明确责任,落实整改。

(五)隐患排查治理“一患一档”制度


(未完,全文共15572字,当前显示14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