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市饮水工程建立长效机制开创良好局面

编者按: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已新建1015处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山区地形地貌、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和资金投入有限等原因,致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相对规模较小,建设标准不高、消毒设施不完善,外观与周边环境不够协调,低于供水成本运行等。我市水利部门针对存在的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开拓思路,“对症下药”,采取了多种方式,落实“八项”举措,为建立健全饮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协调,密切部门协作

一是加强设计方案审批管理,提高设计方案水平。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市水利部门邀请财政、发改、卫生、监察等部门参与进来,从源头入手把好设计方案关,从施工现场检查把好施工质量关。二是着力推进管网延伸,走集中联片规模化道路。市水利部门主动与城镇供水公司、自来水厂合作,充分利用城市供水水厂和已建成且运行良好的乡镇供水水厂的资源优势以及供水质量、运行管理有保障优势,采用管网延伸方式解决城郊、乡镇周边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城乡、乡村一体化供水。如屯溪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采用从市区延伸管网解决。三是邀请卫生部门联合开展水质消毒宣传培训,规范农村饮用水源水质检测内容和指标,对微型供水站的供水规范户加药消毒操作规程

二、出台政策,规范项目管理

出台了《年度农村饮水安全民生工程实施办法》,同时制定下发了年度时序进度要求与节点考核办法及具体考核评分细则,详细地规范资金筹措政策、供水水源选择、水质净化与消毒处理、工程实施“六制”、供水成本测算与供水水价核定、安全运行管理制度等政策制度,确保工程在执行和实施环节上符合规定要求,不仅向农村居民供给“方便水”,更是“安全水”、“放心水”。同时将区县饮水工程年度考核分数作为重要指标按比例计入农田水利建设“黄山杯”评比总分,有效提高了区县工作的积极性和关注程度。

三、坚持标准,加强技术培训

从提高民生工程建设、管理、设计、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入手,结合全市每年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开展培训,整体提高民生水利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如歙县水利局面向水利技术人员和具体施工人员就蓄水池建设开展了专项培训,专门制作了一个高达2m的木质蓄水池模型,请专业人士进行详细的讲解,极大的增强了培训人员感性认识,切实提升今后的饮水工程建设质量。

四、注重细节,强调过程管理

为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质量,按照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进行程序管理,严格“六制”的要求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模式进行建设;同时建立健市水利系统七大管理制度:一是任务量化制度,二是月进度通报制度,三是工作例会制度,四是督查督办制度,五是工作约谈制度,六是单项考核制度,七是与水利兴修评比挂勾制度,有效保障了工作有序进行。每年组织三次以上的到点专项督查,同步实施对存在问题的区县主要负责人的“约谈制度”,共同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根据督查结果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抄送区县政府,有效实现赶超,促进了饮水工程规范、有序、快速、高效推进。

五、树立“标杆”,提升全市水平

为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高标准饮水工程建设,组织7个区县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饮水工程分管领导和负责同志参观了休宁县的榆村水厂。该水厂四周环境优雅,绿化完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徽风皖韵,并实行封闭性管理,专人看护,从试运行期间的反馈中了解到,该厂水质良好,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观摩组成员通过亲身感受,加深印象,纷纷表示要将该经验带回去,并结合自身实际用以指导当地人饮工程建设。

六、注重探索,创新运管机制,


(未完,全文共14565字,当前显示14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