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打破利益藩篱阻挠推进医保事业发展

——来自齐鲁大地的启示

作者手记。我国的山东省,因是古代齐国、鲁国所在之故,人们将这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亲切地称为齐鲁大地。齐鲁大地上不仅有令人神往的“一山一水一圣人”,而且有让人称道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英雄好汉。山东人的豪情、胆识、勤勉、智慧与担当,闻名遐迩,也使得他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敢攻难关、涉险滩,敢啃硬骨头,敢为天下先。他们率先划转国有企业部分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在全国开风气之先;他们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果敢地理顺医保管理体制,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他们全面系统地深化医保支付制度与支付方式改革;他们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他们积极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以化解新的社会风险,等等。尽管在推行这些改革举措过程中,遭遇到陈旧观念、利益藩篱的阻挠,来自上下左右的干扰和指责,但他们硬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大胆地往前走,不回头”,实现了新的突破,开创了新的局面,创造了新的经验。在不少地方对上述改革还在东张西望、举棋不定、裹足不前的背景下,山东省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显得更加突出,更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探究所以,增进教益,今年5月19日至22日,医疗保险评估专家组部分成员和山东省人社厅、山东省医疗保险研究会的同志一道赴青岛、东营两市进行专题评估调研。专家组在听取了省厅综合情况介绍后,在青岛市和东营市分别召开座谈会,与市政府领导、人社部门和经办机构的负责同志讨论交流,搞清楚了许多在媒体报道中尚未说清讲透的内在缘由和核心问题,获益匪浅,不虚此行。笔者愿将来自齐鲁大地的启示与广大读者分享,于是欣然命笔,拟此拙文。

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整合制度与统一管理必须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明确要求。表面上,相关部门对“整合”都是赞成的,但为什么又迟迟整合不了呢。

山东的同志告诉我们,如果单讲整合,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都很高,而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整合,往哪里整合。一方坚持管理体制必须适应制度模式的原则,整合到人社部门,即由“第三方”管理(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一方却坚持“一手托两家的大健康”理论,整合到卫生部门,即由医疗服务的提供方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既是“会计”,又是“出纳”。据介绍,后者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已拟好了方案,准备施行。但是,东营、青岛、淄博、威海等市人社部门的同志据理力争,由于他们理由充足、管理精细,相关数据全面、完整、准确等,赢得了发改委、财政、编办等十几个部门的认可与支持。于是,东营市政府顺理成章地作出决定,从2012年起,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为主,卫生部门配合。在东营等几个市开展整合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山东省政府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果敢地作出决定,从2014年起,全面实施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并由人社部门负责管理(由于有关部门的干预,他们只好在“纪要”中的“由人社部门”之前加上一个“暂”字以应对,而整合照样进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2014年底,山东省、市、县三级全部完成了新农合管理职能、编制机构、工作人员、基金资产等的移交工作,全省人社系统共接收新农合工作人员2134名。收到“665”的良好效果,达到了整合的预期目的。


(未完,全文共11842字,当前显示14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