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金一南:伟大的古田会议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共5篇]

第一篇:金一南:伟大的古田会议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古田会议只开了2天(1929年12月28~29日),但它的历史意义却重大而深远。从井冈山朱、毛红军胜利会师以来,持续了一年零八个月的各种争论,在这2天的时间里作出了最终定论。所以,要全面认识古田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仅就古田会议的地点、内容、决议来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放到古田会议召开前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予以全面认识。

没有朱、毛之争就没有古田会议

深入研究古田会议前后的党史军史,有一种感受越来越强烈:没有朱、毛之争就没有古田会议,没有前委、军委之争就没有古田会议。在古田会议召开前的争论过程中,涉及我党我军的众多重要历史人物,毛泽东、朱德、支持朱德的陈毅、支持毛泽东的林彪,以及在其中激化矛盾的刘安恭,还有作为中央领导人的周恩来,且他们各自的人物关系基本上也在古田会议召开前后完成了整合。所以,古田会议不仅对我军具有深远影响,对我们党都影响巨大。

探究古田会议的来龙去脉,便会发现它深层触及朱、毛红军会师以来出现的种种深层矛盾和问题。1928年4月,朱、毛红军胜利会师,使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尤其是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得到了空前加强;4月28日,根据湘南特委的决定,会师红军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底,根据中央的要求,改为工农红军第四军,这就是红四军的由来。这是朱、毛红军会师的重大成果,没有这次会师,红军的战斗力不可能提升得如此之大。

当年红四军的编成。第28团,南昌起义的部队;第29团、第30团、第33团,湘南起义的农军;第31团,秋收起义的部队;第32团,原来占据井冈山的王佐、袁文才的部队。其中,主要力量是第28团、第31团,也是参加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两支队伍。后来,第29团、第30团和第33团在“八月失败”后溃散了,第32团在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的时候也基本损失了。所以,第28团和第31团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家底子”。南昌起义部队的领导人朱德,秋收起义部队的领导人毛泽东,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力量中两个不可替代的关键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谭震林曾回忆,“假若朱德不把南昌起义队伍拉上井冈山,而井冈山上只有秋收暴动留下的这一点儿力量,将很难维持下去。秋收暴动的主力,是湖南的农军、浏阳的学生、安源的矿工,战斗力很弱。部队上了井冈山,与井冈山上袁文才、王佐的部队会师,战斗力依然很弱”。谭震林还说,“我们在井冈山时,今天下山打这个也打不过,明天下山打那个也打不过,只好退守山上,凭险据守。朱德带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到了,军官几乎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士兵清一色来自北伐„铁军‟,井冈山由此战斗力大增”。这就是朱、毛会师之后,在第28团和第31团这两个重要的红军发展来源中,第28团——原南昌起义部队起到的历史性作用,同时也奠定了朱德在工农红军中的地位。

当时直接领导红四军的党组织有三个。第一个是湖南省委前委,书记是毛泽东;第二个是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也是毛泽东;第三个就是红四军军委,毛泽东当过书记,后来,朱德和陈毅也分别当过书记。根据1928年6月的中央来信(即“六月来信”),指示红四军前委要组织军事委员会(即军委),以朱德为书记,以陈毅为士兵委员会秘书长,后来的前委、军委之争就是由此开始的。


(未完,全文共16755字,当前显示13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