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四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隆重举行

第一篇: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四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隆重举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四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隆重举行

2014年05月27日16:52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陈叶军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22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为我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巨大理论发展空间和政策执行空间。

5月18日,第四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魏礼群主持开幕式,并发表“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主旨演讲。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共设五个分论坛,分论坛“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由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张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朱光明教授分别主持上、下半场。

社会治理旨在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将‘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标志着由传统的社会体制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社会体制转变,也就是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魏礼群说。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必须遵循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指出,当前,社会治理缺乏顶层设计,社会治理各个部门以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导致社会政策碎片化。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必须理顺政府诚信与社会诚信之间的关系。政府首先要带头讲诚信,政府公共价值是社会公德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基础,仅仅依靠法律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魏礼群表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社会的深刻社会变革,需要从多方面着力,特别应当把握好政府善治、合作共治、基层自治、社会法治、全民德治五个关键环节。政府善治就是要创新政府治理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作共治就是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基层自治就是要重视基层社会自治,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社会法治,就是要推行法治社会建设,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全民德治,就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极为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魏礼群强调,实现这个超大规模战略工程,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要求,始终坚持社会治理创新正确方向;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决破除各种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需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既要从战略上谋划社会治理现代化,又要及时总结推广地方社会治理创新的新鲜经验;需要坚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高度重视继承我国传统社会治理优秀文明成果,同时又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善于学习借鉴人类治理社会文明一切优秀成果;需要坚持统筹推进全面改革,加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与其它各方面改革的配合性、系统性、协调性,以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


(未完,全文共27974字,当前显示144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