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张世波:践行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敢于说“不”

魏征敢于直言进谏,唐太宗能容忍“犯上”,君臣合璧,相得益彰,才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当前,在我们部分领导干部中奉行“多栽花少挑刺”、“只报喜不报忧”、“你好我好大家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不良风气,工作中不愿说“不”,不敢说“不”,害怕听“不”,甚至谈“不”色变,导致在工作中脱离实际、得过且过、求稳怕乱,形式主义、好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上强调,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就要求每位领导干部既要有魏征的勇气,面对“四风”等恶俗敢于揭短亮丑,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又要有唐太宗李世民的胸襟,对反映的意见建议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党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要敢于说“不”。“不行”是对事物、观点、决策、做法和结果等情况的否定,通常人们并不轻易使用。说“不”,就是不要人云亦云,随大流,就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批评意见,敢于犯上、纠上,当好诤臣。因此,敢于说“不”,就必须练好“气功”。一是秉正气。正气,是导向,是形象,是力量,它源自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说“不”的先决条件。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样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政治立场,从而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想行为善于识别、敢于斗争。二是养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别人说“不”,首先得看自己行得是不是“正”,锤炼得够不够“硬”。《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博学之,方可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领导干部只有多学习,多思考,多调研,多接地气,多察实情,才能提出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才能说得起“不”。只有深知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抗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才敢说“不”。只有具有较高的依法办事、科学办事的能力和本领,才能说出合法又合乎实际的“硬话”。三是鼓勇气。说“不”有可能得罪人,甚至失去一些个人利益,需要勇毅。这种勇毅来自于一个共产党员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对国家的忠贞之情,对人民的赤诚之爱,更来自于“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公仆精神,领导干部只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物欲所惑,心胸就大,格局就宽,眼光就远,就能发现问题,才敢于说“不”。

要善于说“不”。说“不”的艺术很重要,不是简单的对抗。说得好就会产生闻过则喜的效果,否则难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一要理直气壮地说。说“不”,是实事求是的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理直气壮地说“不”。发展机遇来临,却闭目塞听、抱残守缺;肩挑改革重任,却热衷空谈、不干实事;慵懒腐败之徒,却提拔重用、“带病”上岗,等等。对这些现象说“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质和应尽的责任。二要巧妙智慧的说。棘手问题面前,说“不”绝不是生硬摆手、无情拒绝,而是建立在科学判断、深思熟虑基础上的理性表达。问题再棘手,只要讲求方式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施大义、陈利害,相信大多数都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未完,全文共7195字,当前显示13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