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框架柱或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接多采用电渣压力焊接连接,施工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但是,在施工中受操作方法、电压、电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造成焊接接头质量缺陷,例如轴线偏移,接头弯折,焊包有不匀,气孔夹渣,下淌等现象。而钢筋焊接规范规定:焊包应均匀,突出部分至少高出钢筋表面4mm;电极与钢筋接触处,无明显的烧伤缺陷;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大于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超过0.1d(d为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为了避免上述缺陷,我们采取了相应的

预防措施,效果较大。具体做法如下。

1.

上下钢筋轴线偏移

产生原因。焊接钢筋端部有扭曲变形现象或夹具安装不正确,没有夹好钢筋;夹具挤压力过大,造成钢筋错位;焊前晃动已夹好的钢筋,使上下钢筋错位;夹具本身已变形或扭曲。

预防措施。焊前应仔细检查钢筋端头,不顺直的部分应切除或矫正;安装夹具要正确,待上下钢筋同心后,上下夹钳才能同时均匀夹紧钢筋;夹好钢筋后严禁晃动钢筋,以免上下钢筋错位或夹具变形,扭曲;操作前先检查夹具是否变形及夹钳是否紧固,不能用的夹具,夹钳应及时更新或修理。

2.

接头处弯折

产生原因。焊接后夹具卸的过早,接头处熔融金属没有完全固化,接头的强度和刚度还都很小,不能支撑上部钢筋。焊接时未注意扶持上部钢筋,在焊接或卸夹具时,上部钢筋晃动而造成接头处弯折。

预防措施。一套电渣压力焊机应配置5-6套夹具,目的是保证接头焊接完毕后停歇30s以上再拆卸焊接夹具时增加一定强度和刚度,避免上部钢筋向下歪斜。另外,焊接时或卸夹具时应用手扶持好上部钢筋,以免上部钢筋晃动,造成接头弯折。

3.

焊包薄而大

产生原因。挤压过程中,挤压速度过快且压力过大,把熔融的金属液体过快地挤向四周。焊接电流过大或挤压过程的时间过长,使钢筋熔融的金属液过多,从而造成挤压后焊包薄而大。

预防措施。挤压时应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部钢筋把熔融的金属液体均匀地挤到钢筋周围,形成厚薄均匀,大小适中的焊包。因电渣压力焊的热效率较高,其焊接电流比闪光对焊的电流小一半,宜按钢筋的截面面积确定焊接电流(一般取0.8-0.9a/mm2)。如果电流过大,会造成钢筋熔化过快,金属溶液过多,所以要选好焊接电流。另外,焊接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参数。一般焊接直径16mm的钢筋,焊接时间为18s;钢筋直径每增加2mm,焊接时间相应延长2s,如果焊接时间太长,也会导致钢筋融化过量,造成焊包过大。

4.

接头结合不良,焊包过小或无包

产生原因。焊接前没能调整好夹头的起始点,使上部钢筋不能完全下送到位,与接头处不能完全结合;下部钢筋伸出钳口的长度过短,使熔融金属液体不能受到焊剂的正常依托;焊剂盒下部堵塞不严,使焊剂部分泄漏,金属液体流失;焊接时间短,焊接电流过小,顶压前过早断电,都会造成钢筋熔融量过小,使钢筋不能完全结合,有效排渣,从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焊包。

预防措施。焊前应调整好夹头的起始点,保证上部钢筋能完全下送到位;安装夹具时,下部钢筋伸出钳口的长度不小于70mm,保证伸出焊剂盒底部不小于60mm,使熔融金属液体有足够的焊剂托裹,使上下钢筋能够正常结合;填装焊剂前焊剂盒底要用布堵塞严实,以免焊剂从缝隙泄露;焊前选好焊接电流,并控制好焊接时间,应在挤压过程开始的同时截断电流,保证钢筋能够足够熔化。

5.

焊包不匀,偏包或无包


(未完,全文共15396字,当前显示13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