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良好班风是怎样形成的之

如果教师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班级风气向不良方向发展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认真负责,勤勤恳恳的老师,也把握不住班级发展的方向。辛辛苦苦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形不成良好风气。这就很值得研究了。

前面讲了,一个需要树立品德良好学生为核心的学生主流力量,逐步形成以他们的道德处事原则为主流的班级舆论,才能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当然左右班级发展趋势的有外部的环境影响因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妨碍着班级向良好方向的发展。

第一就是传统的学生分类将品德良好学生埋没在传统的好学生之中。

至今,不同专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都没有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分析的阐述。我们对学生是按照传统的学习成绩和遵守纪律来分类的。于是将学生分成:

学习成绩好,又遵守纪律的。

学习成绩好,纪律不大好的。

学习成绩稍差,但遵守纪律的。

学习成绩不好,纪律也不好的。

按照这种分类,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当然就是第一种类型:学习成绩好,又遵守纪律的。理所当然的是学生的榜样,理所当然的是班级学生的核心。在选拔学生骨干过程中,老师一定引导学生向这个标准倾斜。在社会认同的大环境中,学生和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按照品德心理分类分析,学习成绩好遵守纪律的学生要包括三种类型:品德良好的、老实听话的、投机取巧的都有可能学习成绩良好。就是说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只要学习成绩良好,都可能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学生核心。

前面已经分析过,老实听话的学生最没有影响力。如果做了班干部多是个摆设,胆小,没有主见。当老师对学生控制能力强的时候,听从老师教导。当品德良好学生成为班级世纪学生核心的时候,跟在品德良好的学生后面学习,也是好学生的主流力量。一旦散漫学生、逆反抗拒心理的学生,善于投机的学生成了气候,则有一部反便会分化,有的明哲保身地观望,有的随波逐流跟着跑。这一种类型学生不能独当一面。

而品德良好的学生不见得被老师看好。原因是他们有时敢于坚持自己的主见,师道尊严强烈的老师不能容忍。

再有,竞争不过投机取巧的学生,他们过于真诚善良,不会作秀,还总是把人往好处想,往往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对有心计的学生的小动作缺乏防备。而投机取巧的学生十分善于揣摸老师的心理,时时迎合老师,使老师自然而然地从心里喜欢,就占据了主动地位。

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时的落选班干部,对我说,“最爱听您讲话,您就像大哥哥一样。”一句话让我感动不已。自然而然的就把他当成自己的知己了。第二次做班主任,那个十分有心计不断进行较量的学生,刚开学十分热情,主动提出给我做密探。他们做工作抢前抢后,不让他们做班干部那是天理不容。

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干部不会是一个人,要好几个学生组成。即使是三种类型的学生都进入班委会,也不会平静。老实听话的还是听喝,让干什么干什么,投机取巧的学生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做工作,他要做实际的老大,还要将其他的干部压下去,让他自己出风头,必然不断的兴风作浪。最后形成无心学习,无心帮助同学,不断地排挤倾轧勾心斗角的风气。

第二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忽视学生在教师中参与的作用,教师将自己置于不易成功的地位

目前的传统的教育模式是管理模式。反映在教育论坛上的栏目就是“学生管理”或者“班级管理”。有本二十五万字的长篇理论巨著,书名就是《班级管理论》。

由谁来管。当然是老师管学生。当然有的实验学生自治的管理方式,也仅仅是局部的实验。老师的工作能力就是管得了管不了学生,管得住管不住学生。

这个“管”的主导思想,就把学生都推向被管的位置,包括形成良好班风的骨干学生品德良好的学生被晾到一边。


(未完,全文共16960字,当前显示14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