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心得范文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心得【一】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天晚上播出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我连续看了两遍,而且还在人民网上看了一遍解说词,才敲起键盘,写下自己的观后感来。因为,这部专题片太震撼人心了。对一名纪检干部来说,也引起很多思索。当然,也因为前些时候,中央台电视台专题片摄制组来茂名拍摄的时候,我曾经陪同他们采访。了解的情况也多一些,更有了一种现场感。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大责任,时时处处都在监督别人,但谁来监督纪委。专题片通过大量的事实,特别是从中纪委纪检监察室的干部、省级纪委原书记、副书记到县级纪委书记的落马,严查“灯下黑”的一系列案件,很好地向全国人民说明了这个问题。就是纪委敢于“亮丑”,敢于把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这说明进了纪委,也不是进了保险箱,而是要求更严,一旦有违纪违法行为,纪委绝不护短,更不姑息。

那天陪同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的同志到看守所采访化州市纪委原书记陈重光,远远的看到狱警把他带过来的时候,见到这位昔日风光无限的“书记”,耸担着脑袋,两眼无神,没有了一丁点往日的风采,让人感慨,何苦来。。而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的话是:“我做错了,真是做错了。”真是想有今日,又何必当初。正如中纪委第四检查室原主任魏健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是拿什么。是拿自己的安全、是拿自己一辈子的这种前途作为代价啊,你傻不傻啊。我想想我真是傻啊。”正应了古话,“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可惜悔之晚矣。

专题片用活生生的例子,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切实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对纪律和规矩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如果守不住底线,踩了红线,无论你曾经多么风光无限,转眼便成为人民的罪人,成为阶下之囚。魏健、罗凯、申英,朱明国、钟世坚、陈重光……等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前车之鉴。在震撼之余,也引起我深沉的反思,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本是执纪者蜕变为腐败分子。他们的蜕变原因,蜕变过程,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教训。

这些反思,如果展开来谈,或者可以写一篇很长的理论文章,简单来说,就是侥幸心理、攀比心理作祟,名利之心太重。正如魏健交待的,当初社会老板送钱给他的时候,“自己心里一贪念,一念之间也就要了。”正是一念之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还有化州市纪委原书记陈重光,先是向朱明国行贿400多万元,攀上了高枝,官运亨通。后又攀上钟世坚,以为有了大树好乘凉,有恃无恐,胡作非为。也是带着很重的侥幸心理。总以为上头有“保护伞”,自己又是纪委的书记,以为进了保险箱,别人能奈何。只可惜,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我们党对腐败分子“零容忍”,“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已成铁律,对监督执纪的纪检干部,更是严上加严,绝不循私护短。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在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时,在面对众多商人的围猎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领会“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蕴,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守住本性,不改初心。同时,自觉接受监督,既有来自纪委内部的监督,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的监督,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自觉履行职责,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新生态作出应有的贡献。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心得【二】


(未完,全文共12623字,当前显示13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