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索

高职院校是高教战线上的生力军,大多成立时间都不长。尤其对于以过去的中专学校为基础,在大整合、大调整背景下的所组建的高职院校而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尤为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1.重视程度不够

近些年,大多数高职院校均以招生、扩建为第一要务。而对于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轻视学生党建工作的倾向。

2.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入学分数门槛较低,一定数量的学生缺乏信仰或没有信仰,他们在生活上追逐享受、追求时尚;在纪律上自由主义、我行我素;在道德上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一些社会基本公德和公众要求;在学习上积极性不强,缺乏学习自觉性,迟到、早退、旷课成为其基本表现。由此形成的平均生源素质较本科生明显偏低,影响了党建工作在学生中的有序开展。

3.干部业务水平不高

现在有相当比例的老师来源于原中专,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的地位、作用和特点认识不足、方法欠缺,难以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

4.工作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学生党建工作方法成人化严重。除了上党课、听报告、开会发言,没有更加新颖、丰富生动的形式,缺乏符合青年人特点的活

动形式;内容上除了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知识之外,还缺乏能够把党的诞生、发展置于人类历史与世界现状中把握的全方位的视角,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的机制。

5.高职学生学制过短

通常,发展一个预备党员,必须有一年的培养考察期。经过一年培养考察,一年级学生进入二年级,二年级学生到了三年级,三年级学生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这样,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党员比例就很难提高,往往形成一年级党员极少,二年级较多,三年级达到高峰,但三年级学生毕业离校后,学生党员的比例又突然降低。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党员在校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又让学生产生低年级入党难、毕业时可突击入党的错觉。

二、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1.组织机构不健全

正因为高职院校成立时间都不长,原来的中专学校都比较分散,到现在有的高职院校还未实现集中办学。所以,迫于客观原因出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滞后:一是部门调整后未及时健全党组织,党组织未能达到全覆盖。甚至,在部门工作都已经运行正常,基层党组织却还存在着人员不到位、组织未批准等问题;二是存在典型的“两张皮”现象,即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脱离。许多高职院校一味地强调中心工作,扩大了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冲突和矛盾,导致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三是只成立了党总支或直属党支部,而未来得及设立党支部。设置不合理,人员分工就不能明确,导致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不能高效规范地运行。

2.阵地建设相对滞后

因为高职招生工作的不稳定,各教学系部在教学和办公场所上经常出现调整,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阵地建设严重滞后:一是党员活动无固定场所,有的将空闲的教室临时布置成党员活动室,有的将集体办公室改造成党员活动室;二是布置不规范,党员活动室必备的党旗、党徽、伟人像和学习园地等内容一概没有,要不就是缺这个少那个,无法达到标准化的条件;三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的党员活动室内置摆放着几张阅览桌,有的椅子大小不一,有的学习园地内容长期不更换,没有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3.组织生活不正常


(未完,全文共9879字,当前显示13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