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事业、敬业和立业

家长期望孩子有事业心,老师盼望学生有事业心,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工作的,都应当有事业心,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须如此。

所谓事业心,就是立志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所贡献的愿望和决心。

首先,要有所作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做事。做事是做官的表现方式;不做事,等于白做官,等于枉做官。

其次,不光要做事,还要做成事。做不成事,等于白忙乎,等于瞎折腾。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不成事,还不如不做事,这就是“有所成就”的意思。

第三,所做成的每一件事,都要对人民、对社会、对未来有正面意义,有肯定价值,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就是“有所贡献”的意思。污染环境的事、破坏资源的事、损害群众利益的事,做成的越多,危害越大。

无疑,事业心是一种志向,是内心自觉向往的理想、目标和方向;事业心又是一种毅力,是百折不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理素质和精神追求。

一个有事业心的公职人员是多么可贵。无论他在什么岗位,他总是怀着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所贡献的志向和毅力,这样的人是党的财富,国家的希望,百姓的福分。

一个没有事业心的公职人员是多么可怕。他占着位置,握有权力,却不思有所作为,不想有所成就,更无有所贡献的抱负。这样的人,是党和国家大业的不幸,百姓的无奈。

事业心离不开责任感。我一直认为,官是什么。官就是责任。一个人,从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变成一个领导干部,就是多了一份责任,即: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百姓负责;他不仅要造福家庭,更要造福群众。对百姓负责、为群众造福,是领导们的职业要求和岗位使命。有责任心,才会有事业心,责任心是事业心的源头;没有事业心,就没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责任心的标志。事业心来源于对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的认识,事业心的强弱取决于对责任和使命认识的高低。

公职人员的工作岗位是千差万别的,具体事业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要有事业心。习近平总书记说:“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像这个要求所说那样,敢于担当。

要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就要敬业。敬业是对在岗人员的普遍性要求。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敬业。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敬业。

这是因为领导干部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领导干部却要管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吃饭问题;单身汉敬业与否,只关乎一人,公职人员是否敬业,事关全局。

这还因为领导干部作用更大影响更广。领导干部敬业与否直接影响全体干部职工是否敬业;领导干部不敬业,干部职工很难敬业,即使敬业也起不了应有作用,结果慢慢导致人心涣散、风气日下、事业停滞、民声鼎沸。

正因为敬业这么重要,所以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牢记宗旨,不辱使命,爱岗敬业,并且涌现出许许多多像孔繁森、王瑛、杨善洲这样的敬业楷模。总结他们的经验,对照中央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到敬业,至少应当做到三点:

一是防止得了位子,忘了担子。领导干部的位子和担子是相当的,在什么位子就有什么担子;位子有多高,担子就有多重。位子是担子的条件,担子是位子的任务。要敬业就要爱岗,不爱岗就不可能敬业,爱岗不是爱位子,而是爱担子;只爱位子不爱担子,不是真爱岗;只爱位子不爱担子,可能刚上一个位子就盘算下一个位子,没有心思担担子。所以,爱位子还是爱担子可谓天壤之别。敬业,首先要领导干部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敬重之心,有立业之志。


(未完,全文共8330字,当前显示13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