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请你绷紧保密这根弦

中国民兵>>2009年第07期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央视女主持人“间谍门”事件以女主持重回荧屏主持节目告一段落。对此,大多数人认为这一事件纯属媒体炒作,于事件本身究竟谁是谁非不予置评,由此让我想到了部队三令五申的有关保密规定。许多人也许认为,自己所做之工作与“秘密”根本不挨边儿,所谓保密纯属空谈。但想想,一个面对社会的公共媒体的主持人仅因主持军事节目就因此卷入“间谍门”事件,作为在涉军单位工作的人员,怎能不随时提高警惕,把保密作为一种植入脑海里的本能意识呢。

筑牢保密工作“心”的长城

□谢婷李明强

中国古语云:“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毛泽东主席强调:“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要做好保密工作,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但首要的是解决思想问题,思想问题解决了,行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要想解决思想问题,真正在心中筑起一道防奸保密工作的长城,就需要打牢一个思想根基,克服3个心理误区。

需要打牢的一个思想根基。即牢固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从近几年发生的几起失泄密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之所以走向失泄密的犯罪道路,很大程度上是理想信念不坚定,受物质利益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诱惑所致。只要我们广大官兵牢固树立“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思想,就能筑牢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策反的思想防线。

需要克服的3个心理误区。一是克服“无密可保”心理。部队中的许多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由于熟视无睹,往往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工作平淡无奇,根本无密可保。比如有的汽车司机,认为我就是开车的,根本不涉及到保密问题,因此对于车队一些情况随便乱讲。殊不知,你的车辆状况、编制数额、行动路线等等,都反映出部队的一些秘密,很容易成为敌特分子获取情报的途径。二是克服“有密难保”心理。面对新技术革命广泛应用于军事行动,敌对势力窃密技术有了质的变化,高科技窃密手段层出不穷,窃密途径也越来越多。对此有的人对保密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感到有密难保。然而据相关部门调查证明,许多失泄密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主观麻痹大意,无视保密纪律,没有严格按照保密工作规程运行所致,只要提高警惕,按规章制度办事,许多失泄密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三是克服“侥幸”心理。有这样一些官兵,他们对于保密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往往存在着侥幸心理,比如有人在打电话时,认为此时未必就有人在监听自己,从而谈论涉密内容;有人对于一些保密文件,认为就在桌面上放一会儿,吃饭回来再送保密室也无所谓,等等。往往就是类似的一念之差,就有可能铸成难以估量的错误,给国家或军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落实“六问”防泄密

□张儒顺朱亚明

军人保密就是保生命、保战斗力。如何把保密要求落到实处,防止部分官兵常常在不经意间违反保密规定,笔者认为官兵应严格抓好保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落实“六问”很重要。

一、对外来人员送出去了没有。许多单位对外来人员都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即:进来时要经过登记核实,甚至到门口去接;出去时几乎是“一路绿灯”,没人过问。对外来人员只接不送,中间留下的空当便有可能成为泄密的“真空地带”。

二、在无关人员面前谈论秘密了没有。在一些单位的机关办公室,有的干部毫不避讳无关人员,拿起电话就讲工作、谈情况。须知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常工作中,却同样包含着秘密,如果不注意内外有别,有所规避,就可能在无意之间造成秘密外泄。


(未完,全文共11075字,当前显示14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