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两学一做 能为想为敢为

第一篇:两学一做能为想为敢为两学一做

能为想为敢为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存在“为官不为”三种情况,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为”,二是动力不足而“不想为”,三是担当不足而“不敢为”。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刻认识到,“为官不为”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机会主义、好人主义等在作祟,归根结底还是宗旨意识、党性观念、进取精神退化,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轨,不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而且还败坏党和政府形象,作为一名党员在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做到能为想为敢为。

一、提升综合素质,做到能为

“不能为”是能力问题,因无能力而不知“为什么”、不知“怎样为”。一是根本不知道做什么;二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老虎吃天不知从何处下嘴;三是明知自己本领不行做不成事,不做事还能滥竽充数,真做事了反而马脚立现;四是因本领不佳而害怕做错事做砸事,缺乏“为”的自信,所以不为

面对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解决“本领恐慌”、信心不足、胆气不足问题,就要加强业务素质教育,提高再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通过强化业务知识培训、加强业务经验交流等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尤其要加强新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基本理论的学习,通过边干边学、干中学、学中干,真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

1能力弱项,消除困惑点,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

二、坚定理想信念,做到想为

“不想为”是动力问题。一是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缺少精神动力,所以不想为;二是安于现状,缺少进取精神,所以不想为;三是怕苦怕累,缺少奋斗精神,所以不想为;四是奉行中庸主义,想做“老好人”,想靠人脉取胜,怕作为了得罪人,所以不想为;五是怕“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想“韬光养晦”,所以不想为;六是怕做事出问题,影响以前已经取得的“政绩”,所以不想为

面对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党性教育。切实解决思想上的“贫血”、精神上的“缺钙”以及行动上的“乏力”。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习近平指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干部要时刻铭记自己的公仆身份,使用权力为民办事。

三、强化责任意识,做到敢为

“不敢为”是担当问题。一是缺乏主动担当、遇到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二是怕“惹事”,信奉“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怕“出事”,搞“没事就是本事,

2妥协就是和谐”;三是怕“树敌”,息事宁人,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面对大是大非态度暧昧,对错误思潮听之任之。所有这些现象,说到底都是缺乏担当精神,缺乏政治担当、责任担当、事业担当。


(未完,全文共10169字,当前显示120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