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99坦克之父祝榆生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199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国产第三代坦克方阵首次公开露面,威风凌凌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国人为之振奋,世界为之侧目。2009年,身着数码迷彩、换装楔形炮塔、披挂附加装甲的99式坦克再次亮相天安门广场。与国人一起兴奋不已,为祖国喝彩者中,有一位耄耋老人——99式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

祝榆生,一位传奇的中国老人。他曾考入黄埔军校,打过鬼子,参加过解放战争,痛失右臂,获得过全国战斗英雄称号,荣获过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在66岁高龄的时候,临危受命,担当中国三代坦克的总设计师,为中国打造出世界一流的“陆战之王”。

投军报国,武器试验痛失右臂

1937年,抗战爆发,国人抗日救国的热情高涨。年轻的祝榆生当时还是一名银行职员,他毅然放弃“金领”工作,决心投军报国。没有与家人辞别,他和几个同伴离开家乡,考上了黄埔军校。

抗日战火如火如荼,一心打鬼子的祝榆生和“小伙伴们”对这场战争尚没有成熟的判断,完全未曾料到这场战争会持续8年之久。他担心自己从军校毕业前,日本人就被打跑了,赶不上打鬼子。心急如焚的祝榆生因此刚入学就离开黄埔军校,几经辗转,到达延安。1938年1月,他进入抗大学习军事,同年10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抗大后不久,祝榆生如愿以偿地被派往了抗日前线,成为八路军115师的一员。当时,与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的日本侵略者相比,八路军的武器十分落后。祝榆生和战友们手里只有大刀和步枪,就是凭着这些近乎原始的兵器,与敌人舍命搏杀。

拥有高中文化的祝榆生,在八路军中已算是知识分子,很快被调到了司令部,成为一名作战参谋。作战参谋的主要任务是跟随部队到一线参加战斗了解战况,以便进行经验总结和战术分析,而祝榆生在战场上却总是忍不住会和战士们一起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祝榆生不怕战争,不怕死。“隔两天不打仗就想打仗”“牺牲就牺牲嘛。”在接受央视《大家》节目组采访时,他回答这个话题时表现的轻松自然。

但是,不害怕并不等于要作无畏的牺牲。祝榆生把目光转向了提高部队武器装备的性能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刻苦钻研军事装备技术,根据战斗需要,创造和改进了20余种武器和战斗器材。

1942年,经过认真研究弹道技术,他创造了迫击炮平射法,以后又创造了坑道定向爆破法,根据各种物体不同抗力系数设计了爆破药量表,改进了坑道作业用听音器、方向盘,夜间观察方向距离的隐现节杆,阻击战车的触发手雷和迫击炮简易瞄具等等。这些技术的改进,使我军的武器在战斗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1948年1月,在一次组织迫击炮敌前试射时,30岁的祝榆生身先士卒,只身排除火炮故障,不料炮弹突然爆炸,他从此失去右臂。这给他的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他默默忍受着痛苦的折磨,乐观前行,继续自己深爱的军工研究工作。

三顾茅庐,66岁老人结缘三代坦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适应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迫切需求,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确定了四项国家级重点装备研制项目,三代坦克是其中之一。

由谁来担任三代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呢。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相中了祝榆生,为此三顾茅庐。

据99式坦克副总设计师傅宝玉介绍,选择祝榆生担此重任的原因有三:

一、祝榆生打过仗,知道部队需要什么样的武器;

二、他参与过大量武器装备改进工作,经验丰富;

三、一生坚持学习,学识渊博


(未完,全文共11671字,当前显示13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