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收入差距加大(成因、危害、措施)

第一篇:收入差距加大(成因、危害、措施)收入差距加大的成因、危害、对策——

成因

一、城乡居民的不平等机遇和政策不公平

第一,我国农村人口量大,人均占有耕地量决定了难于采用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技术,否则会造成大量的失业,从而制约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第二,农村现行财税体制强化了城乡收入差距。它主要表现在:①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由农民承担。供给公共物品,本是政府的—项重要职能,但政府只承担了城市公共物品的提供。②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由农民自己承担。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实际上具备公共产品的性质,应由国家来承担。这也导致农村受教育水平低下,失学率高,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③从纳税额占收入的比例来看,对农民来说这一比例远高于城市居民

第三,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剪刀差。由于农村知识水平低下,农民没有代表自己利益的农会之类的组织,国内价格形成惯例中,农民在价格制定中缺乏知情、监督和参与的权利和能力,一般是被动接受着已经制定的不利于自己的价格,而不是在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下讨价还价,造成农村收入低。此外农产品在销售流通环节中,各级的经销商也获得非常高的利润,使农民应当得到的利益被不合理分割。

第四,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也相对不足,而农民显然缺乏自己科研的能力,造成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缓慢

第五,政府和农民对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从教育中提拔并且培养的精英(包括农村的)大多数是就业于城市,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能够创造很高价值的精英都是流向城市,农村很少会得到教育的回报,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第六,在转移支付方面表现为,长期以来对农村实行净税收,对城市实行净福利政策。在城市实行的住房、采暖、医疗、保健、通信和交通等福利性补贴政策等,都具有逆调节的特征。这些政策不仅不能缩小,反而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第七,现代城市工业与乡村传统农业之间生产力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伴随经济部门的不断扩张,愈来愈多的就业于传统部门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到现代部门,使他们在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面前,得以参与工业化的过程并分享工业化成果。但是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参与工业化过程的权利,尽管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但由于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存在限制,不易通过自由迁移来改变身份和分享整个经济增长的成果。虽然有少部分农民工流入城市打工,但他们在付出同等劳动的前提下,薪金和福利一般也低于城市工人。城市可凭借户籍壁垒构建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的社会福利。

二、灰色和黑色收入的存在

新旧体制交替的过渡阶段,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和新旧体制的摩擦,难免出现法制真空。相当一部分人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或进行非法操作牟取利益,政府部门又缺乏监督与控制,导致了少部分党政官员、国有企业领导利用权利寻租,进而导致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此外还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经营黄色产业、倒卖紧俏商品和生产资料平价指标、动用公款炒股票和房地产、利用职权和公款经商办厂、卖官买爵、公款报销私人购物发票、公款装修私宅、医生为了钱财欺骗病人或者要红包、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等。在国有企业改制、资本运作当中也存在着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未完,全文共26620字,当前显示14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