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私分明,廉洁之本—廉洁从业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

第一篇:公私分明,廉洁之本—廉洁从业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公私分明,廉洁之本

——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一条

在一年一度的廉洁宣传月之际,我重温了一遍《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作为我们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基础性法规,《准则》仅短短8条,不足300字,却言简意赅地为全体共产党员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标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遵守党员廉洁自律规范是一项基本要求。2017年,我曾写过一篇廉洁从业的文章,名叫《由引发的廉洁思考》,公仪休不受鱼的举动,更像是对《准则》第二条:“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生动阐释。

今年,结合实际工作,我就《准则》关于党员廉洁自律规范第一条的要求,分享自己的浅薄感悟。《准则》关于党员廉洁自律规范第一条的内容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南宋文学家周紫芝《竹坡诗话》中记载,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廉洁到什么程度。一天晚上,有人给他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想必定是有什么要事,立即让下属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让下属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下属非常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如他自己买的亮吗。后来才明白,那封信有一小半是关于州官京城家属的近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

在普通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些“小题大做”,甚至有“作秀”的嫌疑。然而,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这位州官却看得很重。可见在他的头脑中,“公”与“私”的界限是多么分明,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更让那些公话私打、公车私驾、公物私用等处处损公肥私者汗颜。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时,也应该秉持这样的原则。公家的东西,再“小”也是公家的,私人不得贪占,这应该是对廉洁从业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所以,公私分明,乃为廉洁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到,我们党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新时代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国企管理人员,我们更应该坚持公私分明,为反腐倡廉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具体来说,至少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加强学习,强化意识。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对党章的学习。党章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等进行了明确规范。只有加强对党章的学习领会,才能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自觉远离贪污腐败之霾。其次要加强对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从公仪休不受鱼的故事,我们知道面对可能有损公允的事情时,首先应该认识到“损公”所带来的危害,这就是“不敢腐”的意识。而“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学习党纪国法就是为了强化“不敢腐”的意识,让自己常怀敬畏之心,增强“不敢腐”的法纪意识。再次要加强个人修养的学习,我国古代关于廉洁从业的著述、名言不胜枚举,而现代我们熟知的《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从正反两方面对为政做人的准则进行了对比。只有通过广泛阅读,加强个人修养,树立“宁公而贫,不私而富”的正确价值观,才能自觉抵制损公肥私、假公济私等行为,不为不当得利所动。


(未完,全文共22104字,当前显示13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