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医改方案下的临床医学工程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2)5篇

第一篇:新医改方案下的临床医学工程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2)新医改方案下的临床医学工程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山西省人民医院

曹益跃

【摘要】

新医改方案公布,标志着举世瞩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幕拉开,作为医疗卫生服务重要载体的公立医院,责无旁贷的承载着医改重任。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成为本次医改公立医院改革方向。作为医院三大技术支柱之一的临床医学工程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介绍了中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及其临床医学工程服务模式,特别着重介绍了我国香港地区先进的管办分开的医管局运作方式及其高效的临床工程支援服务系统。通过分析比较,认为香港医管局模式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方向,因此我们的临床医学工程,应该解放思想,积极变革创新,突破自我配套封闭式的供给福利服务模式,创建企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医学工程保障体制和服务体系,全面筹划、运营、管理,为医院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临床工程保障服务,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字】

医改临床医学工程创新

一、医改历程

1979年-1985年资源短缺,国家埋单,医改从预热到启动。卫生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1986年-1991年给政策不给钱,医疗费用矛盾初显。卫生部起草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1992年-1999年公益化市场化大争论。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这一阶段,卫生系统的内部争论日渐兴盛,围绕“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

2000年-2004年产权改革的号角吹响国务院公布了数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使得酝酿于1999年的宿迁医改名正言顺;

2005年-2007年《中国青年报》披露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课题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估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国家正式启动医改,成立了由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出任双组长;2008年11月发布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

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其中,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

题”。主要内容是。一个目标,“四梁八柱”。目标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四个体系的建设和八项配套的措施。

2010年2月五部门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未完,全文共15126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