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衡量、分布与防范五篇范文

第一篇: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衡量、分布与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衡量、分布与防范(上)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1-04-01

摘要。本文以负债率、债务率、利息支出率、担保债务比重四个指标为中国债务风险衡量的主要指标,结合指标测算和债务情况及收入水平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整体债务风险可控,在近几年间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利息。但中国债务风险区域分布不均衡,防控重点是经济发展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的省市,这些省市亟须举债而在风险控制上相对较弱,经济发展较弱的省份需要中央政府的担保举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基本可以负担本地融资。本文认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一致性,在债务清理、融资平台公司的处理上应分区域、公司区别对待,这样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府债务,债务风险

自2009年以来,关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讨论不绝于耳,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已经逐步开始。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规范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的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20lo年6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至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国家层面解决方案正式出台。

虽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已经从政策层面开始,但地方政府的举债经营究竟有何必要性和局限性。政府对债务的容忍度和风险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多大,未来几年会发展到多大。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有多大。在什么情况下会触发。是局部风险还是系统性风险。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

一、政府负债经营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一)政府负债经营是常态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在资本稀缺的年代,负债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式,也是政府谋求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从手工作坊向工业化的发展再到高科技的发展,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外,其重要推动力就是资本。政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仅仅靠量入为出的政策是难以达到快速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的,因此,负债经营就成为政府运行过程中的不二选择,例如,2008年年底美国的政府债务率超过200%(见图1)。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政府总负债为15.7万亿元,约占2009年gdp的48%。

政府的负债经营至少有如下优势。一是引领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三个引擎投资、消费和进出口,通过发行债务回收资金再投资到实体经济中去,政府主导型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功效明显,据测算,在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过后,我国通过国债项目投资带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带动2个百分点;2000年带动1.7个百分点(郭忠孝等,2004)。二是优化资金配置,提供民间资金投资渠道,分享国家建设的收益。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储蓄率较高的国家,民间积累的资金规模庞大,国家的债务融资提供了一条分流渠道。截至2010年9月末,中国居民存款余额已达到30.42万亿元,中国的家庭储蓄率在近20年一直维持在20%左右的高位,低的有17%,高的有22.9%。三是推动各地公共设施建设,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易举债,更能推动公共建设,而不发达地区更需要通过政府担保来融资以加快公共建设


(未完,全文共29867字,当前显示14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