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让“三敢精神”在校园永放光芒—完美稿

演讲者:王靖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有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别人常说,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热爱和平;只有遭受过痛苦的人,才向往未来;只有得到过帮助的人,才懂得感恩。今天,在这里我要说,只有分享到大胆改革硕果的人,才知道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重要。

五年前,一个经历了高考失败的学子,担着沉重的行囊来到了补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她命运的转折之站——黎平。此时的黎平,正处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时期,就在这年,她成功地考上了大学,黎平教育改变了她,黎平教改也感动了她。毕业后,她也想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更多的人。于是,今天她站在这里大呼,让“三敢精神”在校园里永放光芒吧。

黎平的教育正是因为发扬了“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精神,才能在黔教育系统中异军突破,才能培养出众多栋梁之才,才能成就了孩子们跳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梦想。

如今,作为一名教师,别人都说我们是思想的播种者,这话很有道理。印度哲学家菩德曼说过:“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现在,我们就是要在学生心理播种“三敢

精神”,让他们成为“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创新型人才。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敢闯、敢做的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兴贵富黔”的有用之才,如何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才。现在,我们找到了精囊妙计,那就是以“三敢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不能永远墨守成规,不能永远战战兢兢,不能永远前怕狼、后怕虎。我们要大胆向前迈进,要奋力追赶,要坚持不懈。

追求卓越必然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温家宝总理说过“企业的前途在于创新,国家的前途在于创新”。黎平的教育曾经也是原地踏步,徘徊不前。但黎平的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新课改”的挑战中,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他们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毅力,在教育事业中默默耕耘。现在,黎平教育“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的状况已成过去,改革的硕果已在那灯火阑珊之处熠熠闪光;现在,改革的春风已吹进黎平校园,丰收的喜悦正惠及千家万户;你们看,“异步教学”,“15+30”教学模式,“师生双重学习探究模式”等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的教育已不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在点燃一把火,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点燃学生的奋斗之火,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

朋友们,我们深知,教育的贫困则会导致经济的贫困,二者互为因果。所以,无论是工业强县,还是旅游兴县;无论是农业稳县,还是城镇带县,我们都不要忘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无论我们的目标多么远大,我们都应记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美好的目

标都要人才来实现,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因为有了人才,秦国虽处于贫瘠的西北,却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因为有了人才,以色列在缺乏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却能成为军事强国。因为有了人才,科学奇迹才能在美国硅谷上演。

如果说人才重要,教育则更重要;如果说教育重要,则指导教育的思想和精神就更重要,因为没有指导精神,教育就像一艘迷茫的、靠不了岸的船。所以,发扬“三敢精神”的教育力量,势在必行。

没有创新的国家就不可能有发展,没有创新的民族就不可能强盛,没有创新的教育就不可能长久。“三敢精神”为我们“走进新课堂”搭建出了璀璨的舞台,为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指引了方向,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大胆探索新教法,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如果我们都敢闯新路,我们定能找到成功的法宝;如果我们都敢于突破,一切难题定能迎刃而解;如果我们都敢于胜利,我们的校园里定会出现更多栋梁之才。


(未完,全文共5864字,当前显示14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