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3人以上的质量管理小组,设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检测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管理小组会议。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

3.加强质量管理,每天专人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质量监控,对各环节、各流程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项或全面检查

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二、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标记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才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

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检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的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性、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6.物资入库必需查对

厂家批号、查品名、查规格、查数量、查质量、查灭菌标识和日期。

三、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无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

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必要时着防护服、戴手套、口罩,严格遵守各区操作要求

3.严格划分去误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无菌物品不得与无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货架上。

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

5.下送车与下收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守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被病毒体污染的一次性诊疗器械应直接焚烧。接触污染物品后必须洗手。

7.有条件的应安装层流净化装置

保持无菌物品存放间的层流净化,空气菌落指数≤200cfu/m3;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层流净化,空气菌落指数≤500cfu/m3;一次性无菌物品库房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空气菌落指数≤500cfu/m3。

8.去污区及手套室、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

9.质量检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

1.2.3.4.5.

四、去污区工作制度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穿戴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到其他区域走动,落实职业防护措施。做好回收器械的清点、核对、登记、交换工作。

严格按物品种类分类、认真执行器械、物品清洗操作流程。


(未完,全文共27843字,当前显示14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