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个不适应”问题,这些不适应问题如不加以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应突出强化新时期乡镇干部的观念更新、学习培训、依法行政、作风建设、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建设,提高乡镇干部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解决不适应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新时期乡镇干部队伍存在的“五个不适应”

近年来,农村发展的形势与任务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免税时代”以来,乡镇干部能不能不断接受新的挑战。过去乡镇的主要职能是完成上级交办的各种任务,实施“免除农业税”政策后,乡镇的强制性任务主要是计划生育。而工作的着重点应重点放在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面对新时期、新任务,一些从计划经济过来的乡镇干部产生了失落感,工作上存在以下“五个不适应”问题。

(一)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一些干部思想观念仍较滞后,一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适应不了近年来乡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一是对自身职能认识不到位。他们习惯于完成上面的任务,习惯于做好眼前工作,缺乏发展意识与发展思路。二是存在思想保守问题。乡镇干部基本上呆在农村,相对见得少,识得也不多,加上一些同志对学习不重视,在工作中对新观念、新事物接受慢,市场竞争意识、竞争能力不强,对工作起点、工作标准要求不高。三是为民服务意识不强。一些乡镇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习惯于行政命令、工作布置,依赖于坐、等、听,没有经常性地“进村入户”,摸情况、找问题,思想观念上还没有从“管理”转变到“服务”上来。

(二)工作方法的不适应。主要是工作方法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信息经济,要求乡镇干部要有较高的驾驭市场的素质与能力,主要是市场预测、市场分析、市场决策等方面的能力。当前,乡镇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些硬性工作任务影响,一些干部不善于研究、总结经济规律,没有及时制定发展本地经济的市场规则,及时创建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来指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经济。

(三)依法行政的不适应。随着依法治国方略实施,政府的行政管理需要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根本性转变,实行依法行政、民主管理,但当前在一些干部工作中还存在着依法行政不适应的问题。一是法治观念不强,执行法律、法规不到位,习惯用行政手段和计划经济方式管理和决策,不善于用法律和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引导和调控二是依法执政能力较弱。少数干部不懂法而又不注重学法,依法行政能力较弱。

(四)工作作风的不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消极怠工。有的干部进取心不强,感到在农村工作没有什么成就感,在进城无望后往往不思上进,干脆消极怠工,出现混日子的现象。二是工作不实。一些干部不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中心不突出,常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些干部缺乏活力、干劲,工作不深入,工作效率不高。再加上农村工作环境较艰苦,一些干部无心工作,千方百计找门路、跑调动,对乡镇工作往往敷衍了事。

(五)能力素质的不适应。乡镇干部的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基层政权巩固,在农村,农民“想的是发家致富,难的是资金技术,缺的是引导服务,靠的还是乡镇干部”,他们迫切希望有一批密切联系群众、作风过硬、发展经济本领强的乡镇干部带领他们搞经济、闯市场,在生产、技术、流通、经营管理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由于一些干部对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较欠缺,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在落实示范带动、农业产业开发中,缺乏创新能力,点子不多,办法不实用,从而使农民致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未完,全文共18641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