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沂蒙晚报“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方案

第一篇:沂蒙晚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方案沂蒙晚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在新闻战线加强群众路线教育的指示精神,引导本报全体采编人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三贴近”原则,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坚持正确导向,更好的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树立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

二预期目标

1、与一些平时关系一般的单位、部门、县区建立良好的感情,为以后的新闻采访奠定坚实的基础,掌握更多的线索渠道

2、培养记者,锻炼队伍,每个记者都要安心调研几个事,改变浮躁的作风

3、真正拿出部分鲜活性、有思想性的作品,促进文风的转变

三采访方向

可关注一些以前很少被关注,不被人了解的职业,或者辛苦的岗位。亦可关注一下农民,特别是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留守的孩子等。可走进社区,关注居民喜怒哀乐,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扩大晚报在社区的影响。以百姓视角报道,体现人文关怀。

四近期采访内容

发现身边人、身边事儿与社区蹲点相结合,一线感受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1、体验并展现城市及周边的小人物的生活(栏目:走基层·人物)。比如:蔬菜批发商、维修工人(如燃气维修)、特教老师、投诉热线接线员、片警、殡葬服务人员、收银员、导购、气象观测工、物业服务人员、社区干部、农民工„„尽量展现这个城市角角落落不为人知又不或缺的职业,也可以是大家都熟知的人或职业,如环卫工、公交司机等,但要展现其不为人知的一面。

2、社区蹲点(栏目:走基层·巷报)。比如:适时派记者蹲点一个至两个社区,要求每周出至少两个社区版,实行包版制。

除社区蹲点外,11月中旬至12月底,记者、编辑到社区,结合发行,扩大晚报影响。实行编采合一包版制,进社区记者每周至少两个版的社区稿。

3、展现广大农村人的生产生活及所需关爱(栏目:走基层·原野)。比如:秋收季节,派记者到农村,关注一个普通农民,忙活一年能收“几斗”。到农村学校,反映农村教育与城市的差距,农村学校的条件。进村入户,关注留守儿童、老人问题。深入农村,调查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采访要求

要与被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写出有看点的东西,切忌走马观花,报道人尽皆知的事情。

采访要抓“新闻”,不是只做见闻,要有记者的思考,要有深度。

报道形式提倡多写消息、写短稿、多拍图片,长稿每篇也须控制在2000字以内。

每个记者每周至少有一篇报道,报纸每天不少于一篇报道。

沂蒙晚报新闻中心

2010年9月23日

第二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刘淇对北京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重要批示

2011-08-2223:45:00来源:人民网(北京)有4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朱竞若)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总体部署后,北京市委高度重视。今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专门对北京市新闻、理论、文艺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到农村去、到社区去、到企业去,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感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冷暖,更好地履行职责、反映基层群众的心声、讴歌伟大的时代。


(未完,全文共5618字,当前显示14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