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城投债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城投债发展现状分析(1)近年来,城投债的发行主体资质呈现出逐渐多元化的

形态。特别自2008年以来,城投债中aaa级发行人发行的债券规模呈明显下滑态势,已由2008年的40.11%下降到2012年的15.86%;而aa等级发行人的城投债发行量占比则从2008年的32.38%上升到2012年的47.34%。

(2)从外部评级(指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来看,虽然99%以上的债券都在aa-以上,但投资人对该评级结果并不是十分认可,并直接传导到了二级市场的买卖价格上。我们以中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参考基准,选用11月末未到期的991只城投债为样本,对投资人评级和外部评级的吻合度进行了统计检验。统计结果显示,市场投资人对城投债的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的吻合度仅有72.65%,剩余28.35%的债券投资人都有所下调。其中,投资人对城投债的低评级认可度较高,其中aa-级认可度最高,其认可度达到91.03%,而对高评级认可度较低,aaa、aa+的认可度只有85.21%和78.66%;

(3)据观察,城投类债券的发行利率较同一信用等级的普通信用类债券要略高。在主营业务盈利较弱的情况下,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补贴,而政府补贴力度根据国家政

策变化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由于发行主体很难依靠自身财务状况偿还债务,而主要依赖于政府补贴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增加了债务偿还的不确定性,投资者要求更高的票面利率作为风险补偿;

(4)城投企业自2011年以来出现的资产注水、核心资产转移、发债主体随意组合的负面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目前在信息披露制度上的一些漏洞,特别是目前对于城投类债券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不统一;

(5)地方政府为城投债提供隐性担保已经成为市场默认的潜规则。截至目前,城投债尚未出现一例违约事件,甚至连光伏企业的江西赛维短融面临无法到期兑付危机时,也得到了来自政府资金的兜底。但是,由于地方政府信息更不透明,投资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不甚了解,更加大了投资人判定城投公司资质的难度。

第二篇:中国城投债现状中国城投债现状、风险与机遇

作者:伍毅荣魏劭琨/时间:2013年1月号

“城投债”又被称为“准市政债券”,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一般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券,多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在我国,城投债包括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品种。

我国城投债发展现状

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新一轮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改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其重要内容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改革使中央财政收入得到很大提高,地方财政在全国总财政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事权”范围不断扩大,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地方支出急剧增长。地方事权远大于地方可支配的财权,致使地方财政收支严重失衡,不得不借助城投公司在金融市场融资,以缓解地方财政恶化的状况。

品种结构

2009年以来,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各地地方政府纷纷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城投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债券余额迅速上升。截至2011年7月末,我国已累计发行城投债共计505期,发行金额累计共7367.2亿元(见表1)。其中,企业债无论是在发行期数上还是金额上均占据绝大部分;中期票据发行期数最少,但由于单笔发行金额较大,金额占比也较大;短期融资券发行期数多于中期票据,但单笔发行金额较小,因此总体占比较低。

主体结构分布


(未完,全文共19515字,当前显示14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