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注群众利益诉求 破解征地拆迁难题

第一篇:关注群众利益诉求破解征地拆迁难题信息需求(5)

关注群众利益诉求破解征地拆迁难题

因征地和拆迁问题引发的群众的利益诉求,正在成为困扰丰镇市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瓶颈之一,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广大群众强烈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一、当前征地和拆迁群众利益诉求的主要特点

(一)从诉求的形式看,以信访为主,而且层级、总量和规模都呈上升趋势。与以往相比,群众反映利益诉求的渠道逐步趋于以信访为主,而且现阶段无论层级、总量还是规模都呈上升均势。一方面,大多数群众认为市、县、乡联系相对紧密,官官相卫,不利于诉求的解决。有的即使全部按政策解决到位了,也怀疑有折扣、有截留,更倾向到省或中央机构反映诉求。另一方面,层次、规模的逐渐上升,是由其客观影响相对较大的实际所决定的。随着网络影响的扩大,通过网上反映利益诉求也有增长趋势。

(二)从诉求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对补偿标准不满意、利益分配不公和要求惩处腐败等方面。普遍认为现行的补偿标准过低,没有充分考虑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对土地作为群众生活、生存保障的重要性估计不足。利益分配不公的诉求,主要集中在同村不同价、同地同物不同价方面。比如综合区片地价的实施,按地类的等级实行补偿,同村不同类的地,补偿标准就不同。同一块地,又因被征的时间不同,获取的补偿也不同。对于腐败问题的反映,多数是以征地拆迁为机会,反映村组干部涉地或者经济问题,以引起上级关注。

-1-

(三)从诉求的对象看,以相对弱势的群体为主。在农村,主要是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本钱,是能够活下去的支撑。一旦失地,对未来生存和生活的担忧前所未有。在城市区,主要是一些打工没人要、经营无门路、办厂缺本钱、生活少保障的贫困户。经济条件较差,生活质量不高,居所是他们拥有的最现实、最宝贵的财富,征地拆迁带来的恐惧同样极大。

(四)从诉求解决的效果看,群众的不满意度越来越大。最关键的问题在群众对补偿的预期无法得到满足,也有个别基层信访工作者作风和态度的影响,导致群众不满意。这样,就出现了“群众不信任基层—到上级部门—批转基层办理—群众不信任基层”的怪圈,群众解决诉求的成本加大,时间拉长,不满意度也越来越大。

二、当前征地和拆迁群众利益诉求局面形成的原因

(一)最根本的原因是群众的诉求没有得到合理解决

群众的所有利益诉求,不管是在县本级,还是到更高层级,其出发点都在于对未来生活保障的高度担忧。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政策规定的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因自身条件所限,在征地后又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多数人会产生“没有土地生活就没了保障”的恐慌。这种恐慌有对未来生活成本加大、生活水平下降的恐慌,有对“一次性赔偿用不了多长时间”的恐慌,有对物价不断上涨、钱不顶钱用的现实的恐慌,更多的是对养老问题的恐慌。而且到目前为止,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直缺乏具体的政策依据。现在多数地方采取的纳入低保、协调就业等政策,因为不存在比农民失地前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可能性而缺乏吸引力。

同样,城镇居民的担心与恐惧也是在于对现实生活水平下降,对未来处境的恐惧。所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问题一直高度重视和关注,但广大群众仍然无法消除利益受损的不平衡,无法消除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必然产生反映利益诉求的内在要求。

(二)基层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未完,全文共14300字,当前显示14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