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烟草集团在订单向生产延伸方面的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国家局提出的“订单向生产延伸”,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市场理论、约束理论和生产理论的相关内容,阐述了对订单向生产延伸基本原理的理解、四个关系和四个能力的要求以及我们对生产经营模式转变的应对措施,并由此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订单生产研判

2005年烟草行业开展“按订单组织货源”在三个城市的试点工作;2007年1月“按订单组织货源”工作正式向36个重点城市推广;2007年3月,国家局召开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提出“放开衔接、适度引导、定向整合、促进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明确积极推进订单要向生产延伸。

从“按订单组织货源”到订单向生产延伸,烟草行业改革的推进逐渐聚焦于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是烟草行业进一步适应市场化取向的重要改革措施,是行业生产和管理模式的又一重大转变。国家局提出的“十六字方针”的深刻内涵,是旨在为烟草行业在专卖制度和计划体制下形成公平、有序、适度竞争的运行机制,是为培育“10多个重点品牌,10多个重点企业”营造更适度有序的竞争环境。

xx烟草(集团)公司在“做精做强”的企业战略思想指导下,不断提炼内功的基础上,更要正确理解国家局的改革政策。积极贯彻“十六字”方针,着力加强市场需求的研判,完善管理方式和生产流程,努力提高订单组织生产的能力,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在继续保持产销平稳健康运行的过程中,积极响应行业对推进和深化市场化取向的实践探索。

一、对订单向生产延伸的认识和理解

(一)订单向生产延伸的基本原理

1、订单向生产延伸是在专卖体制下,行业价值观以及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订单向生产延伸是行业适应市场化取向的又一重要改革。烟草是一种特殊商品,烟草行业又是国家的税利大户,烟草行业肩负着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双重责任。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还实行专卖体制,但是市场和买方已表现出其多层次的需求。“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价值观告诉我们,在不断给国家创造税利的同时,也必须兼顾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切身利益,承担自己的社会职能,这样,烟草行业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因此,除了在减害降焦等健康和环保问题上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外,行业将传统的“以产定销”向“以需定产”的模式转变。这是行业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烟草行业在专卖体制下,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的改革。

2、订单向生产延伸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随着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多样性需求和变化。订单向生产延伸是在专卖体制下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它是指:商业公司按照市场需求向工业企业提出订单,工业公司通过结合国家局计划、品牌战略、市场预测等方面对订单的真实性做出判断,根据需求,工业企业按照企业订单组织生产和供货,商业企业根据工业供货和自身库存的情况,合理组合本地市场营销。

订单向生产延伸的运行模式可以概括成“以需定产”,而传统模式是与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它的运行模式是“以产定销”。两者存在很多区别,而对这些区别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订单向生产延伸的工作。

一是,起点不同。传统运行模式,生产是整个运行过程的起点,即生产什么销售什么,产品生产出来之后被动进入市场;而订单向生产延伸则以市场为出发点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市场处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强调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


(未完,全文共18052字,当前显示140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