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禅城区介绍祖庙东华里片区控制性规划情况

■建设祖庙公园作为节庆、民俗活动的场所■东华里作为传统居住生活体验区

核心提示。昨日,禅城区规划局向媒体介绍了祖庙东华里片区控制性规划(下简称“控规”)的相关情况。该局副局长唐旭明认为,“控规”体现了规划方、各位专家、市民的集体智慧,在保护和更新中取得了新突破。

■关键词:公共交通

1祖庙东华里核心区以步行为主

此次控规专门对东华里祖庙片区公共交通状况进行了研究,按照公交优先思路,疏导老城区交通压力,并进一步加强对周边区域的交通合作。

根据控规,将计划在片区内设置2处公交换乘站,2处建筑面积均为1250m2;规划设置1处社会停车场,地面配置15个大巴车位。为保持传统风貌区内的步行交通方式,同时又确保规划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停车设施应为周边几个重大开发项目的建设设置停车场,缓解规划地区的交通压力。

祖庙东华里片区目前总停车泊位约1200个。根据老城中心区路网容量、停车供应、主要出入口容量等综合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控规提出,规划区停车规模总量为7500辆。为了集约用地和避免大型停车场地对于传统城区空间尺度的消极影响,尽量采取地下停车方式。

按照规划,片区范围内部支路系统,将形成围绕核心保护区的环形支路,通过增加支路网密度,加强规划区内外部交通联系;通过严格控制支路网宽度,保持规划区内部历史街区空间尺度。祖庙东华里片区内街道路最宽不超过15米,部分内街为6米、8米。其中,福贤路道路红线宽度以15米为主;简氏别墅、东华里所在规划管理单元南侧道路红线宽度为8米。

在本次规划的传统风貌区内,规划保护和延续传统的街巷空间格局和步行交通方式,规划形成连续的步行区域,以维护历史文化风貌,营造安全、舒适和愉悦的居住生活和观光旅游环境。

规划要求在祖庙为核心的地块、简氏别墅为核心的地块、东华里为核心的地块限制机动车的进入,以步行为主。规划保留传统风貌区内原有传统街巷,并在允许范围内新增步行巷道与现状街巷相联系;设置小型的人流集散和休憩广场,使其联系传统风貌街巷构建完整的步行网路体系。

2■关键词:文物保护

7条风貌保护街巷

保持现状或恢复原貌

本规划的保护对象主要包括“物质空间特色保护对象”、“人文历史特色保护对象”,包括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建筑、街巷空间、街坊肌理及绿化等物质要素以及地方文化、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禅城区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根据建筑类型、年代、建筑现状质量,以及建筑的特色要素等情况,将风貌区内的建筑按保护与更新类别分为5类,分别为:保护建筑、历史建筑、风貌建筑、必须拆除的建筑、其他建筑。“文物保护单位、优秀的历史建筑,在控规中都是建议保留的。”

按照规划,风貌保护街巷为传统风貌保存完好,包括原有街廓空间的尺度和比例、街巷两侧界面和街道铺地保存较好的历史性街巷。此次规划确定的风貌保护街巷具体为祖庙大街、臣总里、文明里、文会里、协天里、麒麟里、长生树。

风貌保护街巷应通过街巷走向、街巷宽度、两侧建筑高度与界面连续性的控制保持现状或恢复历史原有的风貌特色及空间尺度,不得拓宽。风貌保护街巷的走向与宽度主要通过街巷控制线进行控制。街巷控制线的划定应严格遵照街巷一侧或两侧连续性的历史界面及其它重要广场和空地的边界,河道岸线等构成的开放空间体系划定,现状已遭到改变的应以恢复历史尺度为原则予以划定。新建或改建建筑应贴街巷控制线建造。

应保护风貌保护街巷两侧的沿街建筑的高度和景观特色,保护风貌保护街巷中的古树、古井、围墙、传统路面铺装等历史环境要素,其中遭到改变的围墙与路面铺装应按照传统式样,用传统材料进行修复,保持街巷界面的连续性与丰富性特征。


(未完,全文共7236字,当前显示14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