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与思考

站在手,写作无忧。]是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现实途径和重要选择。

“新农合”之实惠

前不久,__县冶___镇___村下周村民组村民董希缓,在县合管中心领到她丈夫因烧伤住院而给予的8920.20元补偿款时,非常激动,连声称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好。”。董希缓的丈夫名叫何启平,今年2月因火灾烧伤,在深圳住院治疗,期间共花去治疗费用24613元。后经冶___镇合管站初审,县合管中心终审,最终给予了以上补偿。

在该县的广大农村,以往普遍存在“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现象,农民患小病小痛,自己买点药回来吃就算了,根本不愿意到医院去看病。自从今年元月,该县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农村着力构建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重点探索解决农民大病补偿问题,有效地减少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现如今,在该县有不少农民与何启平一样,都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与好处。

截至10月底,该县共有861087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84.51%。1至10月份,全县共为18708名参合对象办理了大病补偿1450万元,小病门诊补偿19万元,人均补偿约765元,补偿水平达24.5%,其中,获1万元以上补偿的65人,获得封顶2万元补偿的有5人。

“新农合”之困扰

据__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最新调查显示:在163名参与调查的对象中,有63人认为合作医疗“不实惠”,占总数的38.65%;有41人认为“比较实惠”,点总数的25.15%;有50人认为“很实惠”,占总数的30.67%;有9人认为“无所谓”,占总数的5.52%。从这项调查中不难看出,合作医疗在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部分群众的认可,但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困扰着各级党委政府。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民认知度不够。调查中有少数村民只听说有合作医疗这回事,对具体如何参合、参合后能享受什么待遇不太清楚,持怀疑、观望态度。已参合农民对办理补偿手续也不很清楚,认为住院报销不仅手续繁杂,兑现补助时间过长,而且起付门槛太高、补偿标准过低。二是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做到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零售价格公示公开,病人对此不满意;医疗机构使用自费药品比例偏高,在使用自费药品时没有完全做到事先告知、患者签字认可,导致补偿比例降低;极个别医疗机构收费管理不规范,甚至有乱收费行为,部分医院服务价格、项目内涵及收费标准不一致;部分进口药品在住院费用清单中没有标明,使经办机构审核时难以区分。三是村卫生服务站建设与管理不同步。尚有不少村没有建立卫生服务站,不能满足当地参合农民看病就医的需求;已建立村卫生服务站的,由于重视不够、管理不力,还存在服务水平低、收费不透明等问题。四是资金沉淀过多。门诊补偿比例过低,到10月底,该县门诊补偿仅2.1万例,补偿总额才19万元,同该县方案设置的600万元门诊医药费形成较大反差。另外,参合对象受益率较低,全省平均补偿比例为28%,该县只有24.5%,受益面相对较窄,总体补偿水平偏低,没有发挥合作医疗应有的保障作用。

“新农合”之建议

针对目前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不断探索和总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此更好发挥合作医疗农民健康“保护伞”的作用。


(未完,全文共18646字,当前显示14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