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介休市农村沼气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沼气是节能减排、节支增收、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都提到农村沼气建设,并把农村沼气建设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落实好这项工作,2006年以来,我市把沼气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2007年又提出了“211”工程和全市完成6000户的目标任务。为推进我市农村沼气的发展,我们对全市10个乡镇70余个村的沼气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详细地了解了当前我市沼气建设情况。

一、全市沼气建设基本情况及主要成绩

1、毫不松懈,争先创优。截止2007年11月底,全市共建户用沼气7050户,所建池型基本为8-10m混凝土结构圆柱形水压式沼气池,涉及10个乡镇131个行政村,占全省下达我市3060户任务的230.39%,占晋中市下达我市任务4400户任务的160.23%。

全市沼气建设经过市、乡(镇)、村三级几个月的共同奋斗,夺得了晋中市四个第一的好成绩,即完成任务比例第一,财政支持第一,秸秆沼气第一,中型集中供气工程第一。

2、重点推进,规模发展。今年我市重点实施的“211工程”(20个百户以上沼气重点村、10个丘陵山区户用沼气

3达70%的沼气村和1个集中供气点)进展顺利。首先新建沼气百户以上村已近20个,其中义安镇南堡、白家堡、张兰镇东北里村建池总户数已超过120户。其次丘陵山区户用沼气达到70%的沼气村已有10个,其中,绵山镇万果,龙凤镇北庄、南庄、漏土,洪山镇杨家庄村已超70%以上,这些村已成为我市沼气发展整村推进的示范样板村。第三我市在晋中市首家实施的众生300m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顺利竣工,已入户供气,成为我市沼气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3、创新思路,秸秆推广。为了解决不养殖而又能使用沼气的问题,市农业局在2006年杨家庄村实施玉米秸秆发酵试验的基础上,今年又搞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大豆秸秆、蒿草入料的多模式的发酵原料试验,取得了成功,突破了沼气发酵原料瓶颈。三佳乡北两水村豆秸配蒿草入料、连福镇大许村麦秸入料、东杨屯村玉米秸秆入料、万果和下里候蒿草入料等已成为我市秸秆多元化生产沼气的典型。2007年9月17日晋中市在我市召开了户用沼气秸秆入料及管理现场会,我市发展秸秆沼气经验在晋中各县区推广。

二、全市沼气建设中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3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形成沼气建设强大的推动力。2007年由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了四次规模较大的沼气建设专题会议。每次会议都是四套班子正职、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重点村的书记、村长参加。杨书记指出:“沼气建设是一项关乎介休新农村建设大局的战略性工程,是一项硬任务,也是考核乡村工作的一项硬指标”。秦市长指出:“任务只能超不能减,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工作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措施只能过硬不能放松。”为了及时解决沼气资金不足的问题,市政府提出了发展一户财政补贴500元,补贴户数不封顶。市财政及时拿出了300万元先行垫付,改变了以往先验收后补贴的办法。分管副市长候文亮同志将沼气建设作为他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每星期必听农业局专题汇报,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10个乡镇的重点村现场办公,面对面解决问题。市委专门成立了由市人大、政协分管领导牵头的沼气建设督查组,定期不定期督查通报。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沼气建设的进程。


(未完,全文共17587字,当前显示13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