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报告

草场边界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汇报

为了确保我乡边界稳定,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政法委的安排部署,我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不稳定因素排查领导小组对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全面排查;经过排查依冬村与炉霍县宗麦乡草场边界存在不稳定隐患,现将排查和预防情况汇报如下:

一、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

1.壤塘县宗科乡依冬村与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比利沟二吉黑沟草场边界纠纷追溯到1966年。双方因为争夺争议草场放牧权问题曾发生过几次群体性事件,造成双方人员30余人伤亡,牲畜被赶走1000余头,直接和间接损失达200余万元;为了平息事态避免草场纠纷进一步恶化省州进行了调处;省委出台了省委„78‟2号文件和„87‟79号纪要对行政区划和草场边界进行了初步确认,并要求双方就草场使用权达成协议(该协议达成了依冬村借蒲瓦龙瓦沟(地名)以上草山给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使用;争议草场双方共同放牧,我方先放牧,对方后放牧等协议。),给我县4个村(依冬村、卧龙村、大伊里村、阿斗村)500万元的损失补偿,但至今只兑现120万元。以后双方虽有小的摩擦但没有引发群体事件。

二、草场边界不稳定因素事态发展情况

2008年炉霍县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违反协议,在双方存1

在争议的草场内使用树枝等方式简单围栏圈定草场,2009年春节期间老百姓向乡党委、政府反映对方村民在原来的基础上下移了放牧界限并用铁丝进行了网围栏,在借用草场上建冬房5座,盗伐边界柏树;他们没有与我方进行沟通协调,伤了我乡群众的感情,严重违反了协议内容。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政府在做群众安抚和好调查的同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和政法委进行了详细汇报,并且主动找到宗麦乡党委、政府及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多次协商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留下了隐患。2010年对方在边界内修路和2010年、2011年网围栏继续向我方延伸,群众的情绪进一步被激怒;今年部分群众表示要利用8月2日在边界“炊烟祈福”的时机撤除网围栏。

三、农牧民群众的看法

(一)依冬村是半农半牧区牲畜少,双玛村、撒旭玛村是纯牧

区牲畜多;根据协议和历年放牧习惯我方群众认为。在争议草场内进行网围栏、修路、修房,没有和我方进行协商,他们严重违法协议,伤害了我方群众的感情,存在争夺草场资源的嫌疑。

(二)对方在比利沟修路,究竟是为了交通、放牧方便还是

侵占边界资源意图不明确,他们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方群众认为他们是在争夺边界资源。

四、我乡工作开展情况

(一)针对上述矛盾纠纷,2010年和2011年,我乡党委、

政府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政法委进行了专题汇报;与依冬村干部群众进行了交流,同他们讲清了厉害关系,避免事态进一步恶

化。

(二)2011年7月22日,在村干部带领下以阿达县长为组

长的工作组到二吉黑草场进行了实地查看,了解详细情况,经确认对方在争议草场修建了5座冬房、围栏1.5公里。

(三)乡党委、政府专门就此事召开了专题会议,协商如何

处理这件事;我方与对方乡村进行了初步接触,解决的时机不成熟。

(四)密切注意群众的思想和动态,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

规和方针政策。

2011年7月23日

中共宗科乡委员会文件

宗委【2011】

26号

中共宗科乡委员会

关于成立不稳定因素排查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村两委、各单位:

按照县委、县政府和政法委的维稳工作安排部署,为了确保

我乡辖区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不稳定因素排查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海涛(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马吉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汪勤勇(维稳副书记、卧龙村工作组组长)


(未完,全文共5262字,当前显示14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