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科技示范户闫庆志典型材料1

------记阿克萨来村蔬菜种植示范户闫庆志

编者按:谭明是江口镇黄桷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自远程教育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转化机制研究课题启动以来,他在课题组的指导帮助下,在江口镇政府以及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白手起家,建棚种菜,靠勤劳增加收入,靠科技发家致富。从2009年纯收入近万元到今天的年纯收入超过6万元,家庭经济和生活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收入的增加,谭明深深地认识到:远程教育是敲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科技是财富。下面根据谭明口述整理。

一、昔日穷,虽艰苦打拼,仍致富无门

1990年,他已是一个拥有一双儿女的四口之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建房子和结婚欠下了上万元的债务。那时,总共种了二亩六分地,种了玉米和一些小菜,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起五更睡半夜,年底一算帐,去掉投资,根本剩不下几个钱,只能勉强解决温饱。常言说:“花钱两大项,孩子和来往”,“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的家庭负担也是越来越重;同时,沉重的债务像大山一样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了还债,为了生存,为了孩子,他东奔西走,北上南下,干过建筑,下过铁矿,搞过蔬菜贩运,做过各种各样的小买卖,出过各种各样的苦力,全力打拼还

是入不敷出。春去秋来,汗水与泪水相伴,艰苦和贫穷共存。同时,债务象滚雪球一样,每年还在增大。“穷难过,药难吃”,穷苦的日子使他深深地感到贫穷比罪恶的魔鬼更加可怕。他清楚地记得,1994年的春节前夕,要帐的接二连三地挤破了家门。“锅台上搁着两个碗,趁着光棍的胆”,他痛恨自己的无能和无用,甚至绝望到了极点,那年他在自家春联的大门上写下了两个大大的“恨”字,他因此而出了名。

二、今朝富,因建棚种菜,靠远程教育科技“生”金2009年,课题组在蔬菜大棚种植选址时,考虑到他那里各方面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镇政府以及课题组决定在他那里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示范片。虽然镇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村里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是,对于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求稳怕险的农民来说,依然不敢越“雷池”半步。当时,镇农技员杨明芬得知后,找到他说:“玩龙玩虎不如玩土”,“一亩菜园,十亩粮田”,你带头建个大棚种菜,我全程指导扶持你,一年挣个万儿八千的不成问题,干还是不干。已走投无路、又不愿服输的谭明立马回答:愿赌一把。说干就干,在杨明芬的指导帮助下,第一年,他建了一个一亩地的竹竿大弓棚,一年三种三收,种植本地常用蔬菜,年底一盘算,去掉成本投资,一亩大棚净赚8000多元。一年内能从一亩坷垃地里扒弄出8000多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这


(未完,全文共5726字,当前显示10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