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寺口村调研报告(几年前网载)

第一篇:寺口村调研报告(几年前网载)寺口村调研报告

一、寺口村基本情况

寺口村位于古市镇东南部,距县城约8公里,地势平坦,地理位置较优越。全村有3个自然村,11个生产小组,252户、693人,20名党员,有1户养猪专业户,3户茶叶种植示范户。现有耕地794亩,山地面积62亩,以茶叶为主导产业,有28家茶叶加工户,村民收入主要收入来源于茶叶种植和加工。全村茶园面积已达542亩,占耕地面积的68%。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314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554元。集体经济收入9000元。村民生活虽不富裕,但民风纯朴,热情好客。

二、寺口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研中,我们发现寺口村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些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说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困难和问题的一个缩影。

1、公益性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生活环境较差。该村因集体经济薄弱,公益性基础设施除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已经开通外,其他基础设施仍停滞不前。较为突出的:一是道路路网。全村只在2003年建了一条宽3.5米、长1050米的康庄公路,其他各自然村间的道路均未硬化,路面依然是"高低不平、宽窄不

一、坑坑洼洼。调研发现,该中心村的一条主道因排水沟不畅已成了水路,即使是晴天也难以走过。二是新村建设。因规划滞后,村民建房杂乱无章、分布无序。加上中心村内老房连建居多,不易拆建和翻修,至今破烂不堪多已无人居住而成了“空心村”。即使有的已新建了房屋,布局也不合理,门路不宽畅。目前“农民建房难”成了该村村民反响最大的问题。据了解,全村已近十年没有安排过建房指标,急需建房的农户多达50余户。三是农田路渠工程。经实地勘察,位于外窑岗东面的500多亩连片的农田没有一条标准的路渠,生产还处于肩挑背扛的阶段,干旱季节还得利用抽水机抽灌,加重了生产成本,效益明显低下。对此村民怨声载道。四是饮用水工程。到目前止,只完成了外线工程(仅此就已欠了2800元)。生活用水仍然是70年代安装的简易自来水,因年久失修,管网已多处破裂,时常出现断水现象。五其他设施方面。如文化活动设施尚未健全,村民没有可活动的场所,文化精神生活较为匮乏。此外,村内主要路口没有安装路灯,夜晚出门还得带上手电筒;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缺少必要的垃圾箱,生活垃圾难以集中处理。

2、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发展后劲不足。该村属于经济基础薄弱村,200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为9000元(系承包款和租金),还不够村干部每人每天仅8元的误工支出,至今已负债运转。据统计,集体经济已累计负债39000元(不含正在建设的寺源公路政策处理费8万元及急需兴建的自来水工程和路渠配套工程费)。原因在于:一是集体资产不多。调查发现,该村集体所有的资产仅有20亩的果园、25亩的茶园、62亩的统管山、1个茶青市场及1座鱼塘和学校、会堂、仓库各1所。二是资产未得到有效盘活。经了解,该村集体资产盘活十分有限,大部份资产早已被低价承包,如茶园和桃园分别于9

8、99年以700元的年承包款被人承包,承包期为15年。鱼塘三年承包款仅为5400元,仓库120元一年,大会堂年租金扣税后仅剩6000元。且大多承包款已一次性上交,因承包期均未到期,今后几年已没有收益。茶青市场被闲置,

统管山及周边的荒地也未集中开发利用。三是项目开发建设少。由于基础差,缺乏启动资金,加上前几年该村干群思想保守,积极性不高,不仅在农田开发、溪滩改造等项目上没有争取机会,相反该村所有的低山缓坡、溪滩、荒地早年在望松乡土地治理中被整体包装列入了农保地,项目开发难上加难。据悉,该村十多年来没有开发过一个能产生效益的项目。


(未完,全文共16282字,当前显示14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