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评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浦阳镇初级中学倪立强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民主革命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他曾赴美国、日本考察,看到这些国家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举的教育制度,深切感到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学而优则仕”,导致所学的东西与经济和生产实际相脱离的危害。回国后,他于1917在上海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国内知名人士蔡元培、严修、张元济等都在成立宣言上签名。1918年,他又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提出”劳工神圣”和”敬业乐群”的口号,以”双手万能”为校徽,倡泞手脑并用的精神,培养的人才深受实业界欢迎,从而使职业教育成为当时社会的新风尚。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很先进,今人看来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著名职业教育理论黄炎培具有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化修养和教育理论知识,于1915年赴美、日考察学习,在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著名职业教育理论,具体说,职业教育的目的是:”

一、谋个性之发展;

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这个理论一反传统教育”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意识而具有了民主思想。人们参加职业教育学习不是为了“读书做官”,而是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因为人只有充分发展其个性,才能充分施展其才能,这是对封建教育压抑人的个性的一个革命;人都有先人的个性基础,而要使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必须接受职业教育;人们都要在社会上从事某种职业,而职

业教育就是为人们就业做准备的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是为一个国家、进而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做准备的教育。这是对职业教育性质的最准确的理解,最好的阐释,这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直到今人仍值得我们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和学习。

二、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界,需要手脑并用”,他批评清末兴办的实业教育是“非教以农工商也,乃教其读农工商之书耳”。黄炎培的这种教育思想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看到了教育与生产能力的关系,这是对教育的全新理解和险释。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黄炎培试图运用职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解决职业教育问题,指出要“因职业的各各不同,与人的人性、人才、兴趣、环境的各各不同,替它分别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这种“人职匹配”的思想对于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和创造力非常重要。

人的人性、兴趣等各不相同,职业所需也各不相同,因此,一个人如果能从事他所喜欢的职业,一般情况下,他会干的很好,反之,则虽经努力也不一定能干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于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学生,“人职匹配”的职业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如黄炎培先生所说,根据人的才能特点和职业特点分门别类并予以匹配进行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都将大有好处。黄炎培先生身体力行,以他对子女的教育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诱泞,在同孩子们的相处中,他时时用心观察每个孩子的人赋和秉

性,并且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如他发现一个孩子喜欢玩积木,能够制作成各种的建筑图形,便时常带他到高处去看上海的市容全境,培养他对工业的兴趣,引导他去学习研究建筑业。

三、实现”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的目标


(未完,全文共19841字,当前显示14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