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学《伤寒论》有感(上传)

第一篇:我学《伤寒论》有感(上传)我学《伤寒论》有感

我作为一个“业余”学习生虽然学过一些中医基础知识,但也深知中医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学会中医相关知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国家也一直在推广和发展中医中药,有机会学习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的《伤寒论》,心中既期待又担心,心里暗想:我怎样才能学会。

那是多么难忘的一天。2013年6月8日我正式参加《伤寒论》的学习班,在紧张的期待中,李赛美教授出现了,她和蔼可亲,娓娓而谈,别开生面的讲起了本是非常艰涩难懂的中医,让我轻轻松松,不知不觉中就了解了《伤寒论》的基本概念,《伤寒论》的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成书于公元200~205年。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全书共10卷,22篇,398法,共有药方113个。在听课的过程中我领略到了“经方的魅力”;“经方之梦”令人神往;“经方之用”造福人类,让人心情澎湃;“经方之美”令人折服;“经方之荣”让人敬仰。

《伤寒论》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地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李赛美教授多次向我们强调药方用得好,可以“一方打天下”。当然,其的前题是要辨证论治,方剂要根据辨证的结果进行加减,才能达到其疗效,药到病除,才能真正做到为不同的病人使用“一方”治病。最是有趣的是,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妙方:“清清楚楚,小柴胡;不清不楚,小柴胡”。此方也可“一方打天下”,这么容易记的方让我暗乐了半天。此后有一次得了外感,以往总是吃西药的我,大大方方地拿来“小柴胡”喝了下次,不想没多久感冒就好了,真神。

在临床护理中,常要向病人行健康宣教,学了《伤寒论》后心里的底气更足了,指导起病人来容易多了,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手术后出现痰多,我指导病人分次饮水2000~3000ml,病人饮水后痰液日渐减少,这是因为津液乃阳明经的主要正气,津液充则阳明固,邪不可干;津液亡则阳明虚,邪气便可轻易陷入。所以病人补足津液后固阳,起到扶正祛邪,病则愈。喉咙痛的病人指导其用甘草汤,予甘草6克,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一日二次。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少阴咽痛。病人服后感觉好多了,此方为一味药,易记易煎煮,非常受患者欢迎。我还为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的患者推介有扶正祛邪免疫作用的人参、黄芪、白术、云苓、当归、甘草、大枣等药物作为食材煲汤饮,起到增强免疫机能、调理脏腑、补养气血的作用,深受患者喜爱。

通过学习《伤寒论》让我受益良多,既方便了我的工作,也使自身的养生知识及方法得到提高,为健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工作中将继续推广中医药文化,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扩大中医药的影响,让人们客观地认识并接纳中医中药,让中医中药为人们的健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未完,全文共29117字,当前显示14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