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得讲话到中国当代艺术院

——兼评吕澎《走向新的开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院的成立》

毛泽东在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立场问题,即“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在我看来,这篇讲话通过所谓立场将艺术作品的创作出发点与欣赏对象分类,将思想独立自由的艺术变成工具——为所谓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工具。这样奴化艺术工作者的论调,居然很长时间里,乃至今日还被称为“一篇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文献”。深远历史意义在那里。难道在于奴化了众多艺术家。例如把画山水的山水大家活活逼得画土改,就是为人民服务了,艺术家丧失了独立的审美追求,离开了几千年传统国画的理论体系和创作体系,成为一个宣传画制造者。

“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使文艺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在我看来,毛的意思是文艺是人民大众服务的,实际上当时所谓人民大众温饱不济,谈何欣赏文艺,欣赏能力是非常低下的。如何让本属于高层次文化结晶的艺术为欣赏能力地下的群众服务呢。毛的做法不是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而是降低艺术家的艺术追求,让本身自有艺术追求的艺术家,成为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工具。毛的这篇讲话,在今天看来有些观点已经公认是不正确的,例如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的提法等等。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毛的讲话到他逝世,大概执行了30多年,30年的桎梏,岂能一朝得扫。

在毛之后,几代领导人对我国文艺工作的性质、目标、原则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与分析。邓小平同志强调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里将艺术家抬到了互相需要的水平,片面地平等了,还有母亲这层关系呢,意思艺术还是要听话,听人民母亲的话;江泽民

同志要求作家艺术家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这里的意思是共同进步,两者关系变为共同前进,不再是为谁服务,听谁话的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这里艺术只需要贴近实际、生活了,贴近而不远离就可以了,群众也成为实际生活并列的一部分而已,更是全然抛弃了以前作为艺术服务对象的高度。这些重要论述都是对《讲话》精神的所谓“继承和发展”,其是就是一个逐步扬弃毛的服务思想的过程。毕竟,艺术不是工具,是艺术家独立的精神产物,没有服务的义务,又不是提供服务的服务人员。以上改变可以看出国家艺术政策对艺术的桎梏也越来越轻,约束也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响应国家“提升软实力”的政策,才会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的成立。


(未完,全文共24302字,当前显示11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