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是谁还在糊弄中国核电决策层[5篇材料]

第一篇:是谁还在糊弄中国核电决策层是谁还在糊弄中国核电决策层

1引言

北京大学教授路风的大作《《被放逐的“中国创造”——破解中国核电谜局》》犹如一块巨石投进表面已趋平静的深潭,重新激起有关全盘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投标争论的回忆,感触良多。招投标结果已揭晓两年有余,中国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核技”)也由筹备转而正式挂牌,作为世界上ap1000首堆工程的三门核电厂1#机组将按预定计划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后续的山东海阳核电厂1#机组亦将在其10个月后启动。一些当时被作为国家机密秘而不宣的事项逐渐传出来,许多业内专家的疑虑不幸成为事实,全盘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投标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那么,到底是谁忽悠起全盘引进。又是谁在弄中国核电决策层呢。

2大陆核电发展史的简要回顾

曾是国务院核电办公室领导的所谓“六君子”之一者,写了一本讲述他了解的政府对核电的认识和决策的书,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前核工业部及后继的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阻碍了大陆核电发展,造成我国核电技术落后云云。幸而历史尚不久远,参与核电建设的人大都健在,用事实讲话最有说服力。大陆核电的实际进展始于改革开放以后。早在1983年初,根据国务院安排召开的北京回龙观会议,就已确定我国核电走压水堆技术路线。会议还决定引进国外百万千瓦级压水堆先进技术,强调逐步实现引进技术的国产化,以大力发展核电。上世纪80年代中期,秦山一期核电工程、广东与香港合资建设的大亚湾核电厂相继正式开工建设。核工业部主管的大陆首台原型堆核电项目——秦山核电厂定点浙江海盐,选型30万千瓦压水堆。由于国外对我国的长期封锁,我们缺乏自主进行核电设计和建造的经验,各方面的难度都非常大,其中还包含要顶住来自国内一些部门要秦山项目下马的压力和来自洋专家“杜拉旋风”的冲击。面对无数的困难与挫折,秦山人擦干了脸上的汗水和泪水,继续战斗下去,顽强拼搏,确保安全,终于迎来1991年12月15日的首次并网发电,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秦山一期的设备国产化率达70%。cnp300堆型还走出国门,成功落户巴基斯坦并一直在安全稳定地运行。

大亚湾核电厂的建造模式实际上是法方负责的准“交钥匙工程”。核工业部从下属各单位抽调了大批技术骨干,参与大亚湾工程建设、生产准备各个岗位的管理。我国建安公司承担了全部土建安装工作。多年学徒生涯尝遍了人间的酸涩苦辣,也从中体会、掌握了核电建设必需的质保体系,大亚湾核电厂建成后也较快地转为由中国人执掌运行大权。学费当然不菲,设备国产化率只有1%,食堂的餐盘都是进口的。

由于核电造价高于火电,我国电力发展方针后来又从“要大力发展核电”转为“本世纪以火电为主,逐步加大水电的比重,核电是一个补充”。正因为核电被定位只是补充,所以在国家层面上就一直没有人考虑核能发展战略,没有制定过核电发展规划,当然就更谈不上对核电技术研发制定长远战略目标了。位于各部委之上的国务院核电办公室理应研究这类战略问题并向决策者提供参考建议,但核电办却将主要精力放在协调引进核电项目,而且有些人至今还在重操旧业。实质问题是在这些人心目中只相信外国技术,对中国人已掌握的技术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依赖引进而忽视自主技术能力的发展,则成为制约核电发展的主要障碍。


(未完,全文共18747字,当前显示13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