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知行合一的学习体会

在学习中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坚持知行合一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学习了一个理论、知识便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付诸实践,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坚持知行合一是连接理论和实际的桥梁。在学习中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就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最后,坚持知行合一是认识发展的前提。如果不能让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保持一致性,第一就相当与否定了认识的作用;第二就不能判断认识的真理性。这样认识就会止步不前。

常听人这样说“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这便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人的本能,而是需要培养的。在学习中要自觉地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同自己的行为相一致。长此以往,必定能够练就知行合一的好品质。

第二篇:学习陶行知“行知合一”体会“行”、“知”合一的教育潮流

记忆中我最早知道谁是陶行知,是在步入大学校门时,迎面屹立在眼前的陶行知像,问身边迎接我们的学长,才知道的。之后接触陶行知及事迹,对其有了一定了解,是在我读大一的时候。当时,为了参加学校元旦文艺汇演,而由自己所在的人文学院编排的一部话剧——《陶行知故事》,我在其中扮演了陶行知的一个学生——华栋。话剧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各位耳熟能详的《三颗糖的故事》,这里就不累赘了;第二部分,陶行知来到了华栋的家里,发现华栋和他奶奶相依为命的生活状况,进而慢慢走近了华栋的内心世界,也让其他同学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同学,华栋不为人知的一面;第三部分,我们很多同学在求是学校门口举行“元旦文艺汇演”活动时,陶行知被伪军强行带走问话的场景。此幕中,表现了陶行知与学生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也表现了陶行知自身崇高的爱国情怀。

而此时,我的身份又转变了。现在的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了有关陶行知的一些书籍后,我发现,陶行知,远远不是我之前了解到的那样只是关心学生,热爱国家,他的思想与理念让我顿时产生自惭形秽的感受。

虽然我进入教师队伍才不到2年的时间,但自己心中仍然存在着当初在未进入或者准备进入此行业的设想:我想和学生打成一片,和他们能敞开心扉的交流,能在课上好好教与学,课下好好玩与乐,让他们在学校里能快乐健康向上的学习。直到如今,我班里教室墙上仍然挂着kt板,上面写着“亲爱的你们,我需要你们快乐地成长,快乐地学习与生活”,这正是我对学生的期望,我不要求他们的成绩多么的优秀,他们的表现多么的成功,他们的想法多么的新奇,我只希望他们在这人生珍贵的三年里,是快乐的,然后再做事情。当然,这快乐不是虚假的快乐,不是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快乐,而是真正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热爱学习而获取的真正的快乐。

可是,事情总不是那么随人愿的,班级里的问题很明显,师生之间的关系好像并不像我所期望的那样,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也并不是我希望的那样:学习不主动且容易放弃,对于老师的话,也是由着自己的心情选择性的听或不听,手机等问题时而出现„„自己也曾问过自己,是自己做的很不够吗,还是和他们的沟通出了问题,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总之,有时候自己也会有随意的念头,有想放弃的冲动。

直到„„

直到前段时间学习了陶行知的一些思想和理念,如。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尤其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更是让我明白了自身的不足,才觉得自己这想要放弃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多么不值当,多么对不起自己这份职业。


(未完,全文共8869字,当前显示14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