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五四运动的现实意义

四运动的现实意义

微电子12-1班钱莹莹2012213353

今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4周年纪念日。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其导火索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由于北大学生的主导作用,5月4日也成为了北大的校庆日。

然而,五四运动给我们当代大学生又带来了什么。或许有人会说给我们带来了一天假期,按照国务院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至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但有关单位执行效果不理想,就拿我来说,我记不得有哪次是因为青年节而放假。但半天假就能阻止五四运动的影响,显然不能。

先撇开我们书本上的那些,五四运动将先进青年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先进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的大道理不说,五四运动把我们青年一代的思想从保守的束缚和禁锢中拉了出来,才有了今天的各抒己见,才有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这些让我们更加自由舒适地享受这现代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不受束缚,我们敢于追求真理。

最近一阶段全国都在发起我的中国梦活动,中国梦离不开我们青年一代,离不开有思想的青年一代。封建时期也有青年,但那些思想受到严重束缚的青年,不是寄希望的一代。五四运动后青年,是爆发后的一代,这样的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急需大量勇于创新创造的人才,而这些在旧世界是无法实现的,五四运动释放了革旧迎新的力量。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五四中的那一代,敢于实践,不是把运动的思想停留在纸面上,而是不怕流血牺牲,让空谈主义瞬间不复存在,这也是现实社会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所以说,不管五四运动放不放假,他带给我们的都是一笔受用不尽的财富。

第二篇:五四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五四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又在1915年,为实现他的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中国面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袁世凯死后,各帝国主义支持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工业在这时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壮大起来了,产业工人的数目由1913年的约65万人发展到1919年的200万人左右。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参加斗争,是五四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五四运动发生前,军阀势力利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借以维持统治。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辛亥革命由于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致使革命成果遭到破坏。因此,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于是,作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标志着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应运而生。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起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是中国近代史上未曾有过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为五四运动的发动作了思想准备。


(未完,全文共17951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