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品读永州 上甘棠

第一篇:品读永州上甘棠品读永州——

魅力“三千”之上甘棠

导视。这里自唐太和二年(828)便聚族而居,千余年来文武官员辈出;这里的文化传承不曾间断,古风沿袭至今,彷佛一部活着的历史。本期《品读永州》魅力“三千”之上甘棠,一起感受千年古村上甘棠的历史风韵。

【记者王伟:品永州,观天下,今天我们《品读永州》摄制组来到了山环水抱,鸡犬相闻,诗书传家,半耕半读的千年古村上甘棠,都说这里是一处世外桃源,那么提到世外桃源,不禁让人有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感觉,今天的上甘棠村是否依然会带给我们这样一种感受呢】

上甘棠位于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处,村前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村后是深广的屏山群峰。一大片黑色小瓦的房屋,紧紧凑凑地依偎在大山的弯谷里。上甘棠村属于典型的聚族而居所形成的村落,全村400多户近2000人,98%是周姓人家,唐大和二年,周氏前辈率子侄族人定居上甘棠。悠悠时空,物过境迁,那段远去的辉煌距今已一千余年。从鼻祖算起,村中周氏族人已繁衍到第四十八代了。一千多年来,历经几个朝代,无数次动荡,这个家族抗扰能力特别强,高纯姓氏始终保持不变,居住地址始终保持不变,古朴的风貌始终不变,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千多年来,在这偏僻的千年古村中居然走出了知县以上的文武官员达101名,这并不是神话故事,只能说这真是块神秘之地。上甘棠西端的谢沭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叫步瀛桥。听村人解释瀛指瀛洲,唐李世民为网罗人才,选十八学士成立文学馆。选中的人,为天下人慕向,称他们“登瀛洲”。步瀛桥的意思是步入瀛洲的桥梁。此桥建于宋清康元年,距今已877年,如此古老的石拱桥在全国为数不多,不知在何年迎水面被水冲塌了半边,让你清楚地看到石桥的内部结构,那些欲塌未塌的边沿方石,能让你百看不厌。此桥另外一个名字唤“渡仙桥”,另有一番传说。

【江永县上甘棠村周代全:听老一辈的人经常说有个石落出官的一个千古传奇,也是当年这村民修成这座桥的时候,大家集中到这里来庆祝这座新桥,当时就有奇怪一幕,吸引了陌生人来踩桥,一座新桥有这个陌生人来踩桥,村民就非常的高兴,其中一位了他是瘸子,他走向这座桥啊,试下这座桥牢不牢固,当他用这个拐杖一顿的时候,这座桥就塌了半边了,当时呢那些村民就非常的气愤,但是这个瘸子他却哈哈大笑,他说这是一个好的征兆,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一个地方,以后你们这座桥掉下一个石头啊,就会出一位七品官员,后来村民才知道,其实这八位陌生人就是八仙,所以后来这座桥又叫做渡仙桥】

踱步于桥上,三十米的距离使人仿佛跨越八百多年的时空,从桥上落下了101块石头,真的使这个小村出了101位官员,村里流传下来的《百官图》上记载有京官18名,进士11名,最后一个是国民党时期跟随张治忠先生参加过“重庆谈判”的爱国将领周翰宗将军。如今,在桥拱处悬挂的一块小石头已有近百年,村人都希望它早日落下,好成就另一位官员。这神话今天听来,明显地带有对千年古村的崇拜味道。今天的上甘棠人心中另外有一座无形的桥,它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连接了下一代与上一代的心境距离,这桥在以后的日子里,哪怕千年万年,他们也会让它昂昂挺立于他们心中。

在村东大约两百米左右的谢沐河畔,这里是西汉武帝元鼎六年,由皇帝刘彻敲定的谢沐县县治地。到隋开皇九年,正是谢沐县满700百岁的时候,文帝杨坚的金口一开,它并入了南边的永阳县。县太爷以及衙役们全到那边上班去了。谢沐城只好“光荣”地列入到集镇或村落的名单之中,如今在县衙遗址的位置已看不到任何建筑遗存,只有躺落在河套中的石建筑


(未完,全文共19755字,当前显示14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